艾拉温殿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七百三十七章 漕运弊病,水师承运

第七百三十七章 漕运弊病,水师承运(1 / 1)

宋礼深知漕运之利,也知漕运之害,面对亲自前来济宁巡察的朱允炆,进言道:「他日大运河畅通无阻,漕运必然大兴,然漕运绝非简单之事,还望皇上多作考量,加以约束。」

朱允炆站在湖岸旁,看着巨大的混凝土水闸,开口说:「对于漕运之事,朕不甚了解。这里没有外人,你不妨仔细说说。」

济宁段的会通河疏浚基本完工,只不过为了保障河堤安全,仍有一批民工与匠人沿河作勘察、加固、加高、移植树木等工作。

夏元吉、杨士奇等人陪在朱允炆身旁,安静地看着河道。此时的河道中已有些积水,水不深,仅是齐腰,每隔百步,就有匠人或民工来回巡视,还有人会跳入河道中,用长长的主杆或铁锹朝着河道中来回捯弄。这是因为河道中有肉眼无法窥见的孔洞,可能会引发旋涡,导致河水大量渗流出去,影响河堤安全。

宋礼一脸凝重,陈言:「皇上,漕运开,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开展漕运,谁来开展漕运的问题。」

朱允炆微凝眸,背负双手,问:「漕运古来有之,是如何运作的?」

宋礼喟然叹息:「漕运在春秋时期多规模偏小,如吴王夫差开挖邗沟沟通长江和淮河等,隋开大运河,至唐、宋、元,莫不重漕运,自有办法运输粮食,依臣之见,无论是隋唐,还是宋元,漕运南北西东,不过两种方式罢了。」

「哦?」

朱允炆饶有兴趣。

宋礼抬起右手,挥动食指,说:「其一,支运之法。以盛产漕粮之地的农民为主力,让其在里长的组织下,运输漕粮至漕粮仓库,如淮安仓库。之后安排卫所军士,自仓库取粮,然后转运至通州、北平等地。」

朱允炆微微皱眉。

大明哪里盛产漕粮?

不就是江西、浙江、南直隶、湖广、山东。至于广州、川蜀等地,路太远,漕运成本太高,不算在其内。若完全由农民来作漕运主力,是不是太耽误农民的时间了?比如在湖广,哪怕是乘船而下至淮安,考虑到来回路上时间,装货,卸货时间,忙完没二十天怕是不太可能。

一年漕运四次的话,这就是八十天,近三个月,让百姓一年花近三个月时间漕运,这不是扯淡吗?他们还用不用干农活了?耽误了农时,影响了庄稼收成,这笔账怎么算?

宋礼见朱允炆不说话,便继续讲述:「其二,兑运法。这类法子需要朝廷多设仓库,由百姓直接将漕粮就近运输至附近仓库,之后仓库附近卫所转运漕粮,但这种法子,需要将农民节省的里程,兑换为相应的费用支给官府。」

「等等!节省掉的里程兑为费用,交给官府?」

朱允炆打住了宋礼,一脸疑惑。

宋礼连连点头,见朱允炆眼神中有些愤怒,连忙解释:「皇上,其他朝代大致都是如此,即便是支运法,漕运的所有成本,也都是由百姓承担的。」

「百姓承担?承担哪些费用?」

朱允炆握紧了拳头。

宋礼面对朱允炆有些威严的目光有些胆怯,低头道:「这里的费用,便是过河费、修船费、拉纤过闸费……」

「放肆!」

朱允炆怒喝。

宋礼腿一软,跪了下来。

朱允炆怒目而视:「让百姓承担漕运,耗时耗力,竟还需让他们承担费用,这是什么道理?修船的钱,凭什么要百姓出?拉纤过闸的钱,又凭什么让百姓出?漕运漕粮乃是朝廷之物,又为何缴纳过河费?即便需要缴纳,也是朝廷来出,凭什么让百姓出?」

宋礼有些哆嗦,无奈地说出了一个答案:「前朝莫不是如此啊!」

夏元吉见宋礼如此,走了出来,帮着宋礼说:「皇上,宋侍郎所言并无错误,隋唐至今,漕运主力多是民工百姓,朝廷不愿意承担这部分花销与成本,只能以徭役的名义,强行摊派在百姓身上,让其即出粮,又运粮,同时还承担相应的费用,以此来换取其来年赋税减免。」

朱允炆甩袖问:「若百姓一年只需纳粮一石,朝廷强行摊派漕运,让其出各种费用,其耗费竟比正粮还多出两石、三石,是你们,你们愿意吗?」

夏元吉沉默,宋礼低头。

朱允炆心头很是酸涩,这种事不是危言耸听,历史上曾一次次上演,有些百姓甚至因为漕运而破产,不得不卖儿卖女,最后沦落为一无所有的流民!

漕运吸血啊,尤其是漕运的组织者是里长,是保长,是士绅之流,谁跟他们不对付,他们就找谁家去漕运粮食,漕运粮食的吃喝用度,各类费用,包括船伤了,都需要这家来承担,敢不去,抓官府不二话!

去吧,可能就意味着这家彻底完了!

比如知县让里长送一百石粮食去淮安,里长选择了张三负责漕运,张三家里原本只需要缴纳六斗粮的,可因为是负责漕运,那张三就必须管随行的人吃饭。

张三你得记住了,吃饭随便你吃,但要运输的漕粮一百石是不能少一粒粮食,中途要过个闸门,要雇佣纤夫,你也得出钱,超期太久是需要问罪的……

原本家里还能吃得起饭的,跑了一趟漕运回来,张三发现背负了一堆债,不得不改行,当了法外狂徒,流窜于江湖之中,却没办法主持正义。

法外狂徒只有一个张三也就罢了,可若是一天冒出来几十个张三,一年冒出几百几千几万个张三,那朝廷还有好日子过吗?

这些流民失去一切,他们的出路只有两个,要么沦为士绅附庸,成为无数个朱五四那样的人物,一辈子吃不饱穿不暖,一旦有灾害,死几个孩子都属正常,要么揭竿而起,直至哪一次朝廷清剿中被干掉。

朱允炆冷冷地看着宋礼,然后将目光转移到河道之上,说:「说吧,你若只有这点能耐,就太对不起张显宗了。」

张显宗为百姓而死,宋礼推崇备至,这几年虽忙于会通河事宜,但每逢张显宗忌日,都会亲自去河南拜谒,这些事朱允炆是知道的。

一个在乎百姓的人,不应该将压力全部都转嫁给百姓。

若真如此,那就证明他太过虚伪。

宋礼惊讶地抬起头,看着认真的朱允炆,然后重重叩头:「臣以为,漕运之事,不宜累民!当以卫所军士为主力,全力承担漕运事宜!」

朱允炆脸色好看一些,宋礼能说出这样的话,说明他并不是毫无准备,也不是没有思考过漕运顽疾的弊病所在,只不过在试探自己是继续前朝之路,还是以民为重,愿作改良。

「卫所承担漕运,是否会导致卫所失去战力?」

杨士奇问道。

宋礼在朱允炆许可后起身,凝重地对杨士奇等人说:「卫所承运漕粮,削弱其战力怕是在所难免,然臣以为并无不可。漕运之地卫所多处内地,为地方都司所辖,平日中并无战事之忧,非为我朝作战主力,抽调其一部专司漕运,并无不可。」

朱允炆听闻后没有说话。

宋礼的话虽然不好听,却是不争的事实。

大明最精锐的力量就是京师正副三大营,除此之外,便是北部边关与重镇将士,像是山东,河南,浙江,江西、湖广等地卫所军士,他们更多充当的是后备军的角色,只有在主力死绝了的情况下,才可能会被当做主力来使用。

平日里,这些军士是没多少忧患意识,毕竟他们也清楚,小仗轮不到他们打,大仗还是轮不到他们打,除了训练、屯田也没事干……

若按宋礼的想法,抽出一部分卫所军士去运漕粮,对卫所本身的影响是有限的,对大明军事布防与部署的影响也是有限的。

朱允炆盘算着可行性,徐徐说道:「你的意思是,由卫所军士承担漕运,漕粮运输,依旧通过县府,以征调徭役的方式,发给民工相应费用,由民工解送至附近粮仓?」

宋礼肃然:「确实如此,这是臣能想到的最好办法。」

朱允炆思索了下,点了点头:「卫所军士承运漕粮或许是可行的,但朕不打算临时在卫所中临时抽调,而是打算在卫所中永久抽出一部分人员,加入水师。在水师之中设一漕运水师,专司漕运,以防漕运伤民、害民。」

宋礼顿首。

夏元吉不由地有些郁闷,漕运水师一旦建起来,人数怕不会少,没个三五万人,根本不容易支撑起来向北运粮的任务,三五万人的队伍想养起来,可需要不少钱粮,而且这些人也需要船只,清江造船厂怕又要伸手要钱了……

宋礼见朱允炆有所安排,便放下一桩心事,毕竟漕运水师自有其建制与运作方式,不需要自己去操心,只要不大量征调民工就好说,而且是卫所军士,出点问题弹劾起来也不用手软。

「臣还有一事。」

宋礼对沉思中的朱允炆说。

朱允炆见宋礼很是认真,不由问:「何事?」

宋礼没有停顿,坦言道:「大运河畅通在即,漕运将担负起向北运粮使命。朝廷是否应考虑禁了海运,毕竟海道险远,损人费财……」

ps:

事情忙完了,明天开始补更,谢谢大家的谅解与支持。

为您提供大神寒梅惊雪的《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第七百三十七章漕运弊病,水师承运免费阅读

最新小说: 成婚后,我和病娇联手了 全体魔修起立,拜见祖师爷 蓄意接近 超神级诱惑 最强神帅 系统靠白莲花宿主躺赢了快穿 龙婿叶凡 从深海探险开始直播 战龙觉醒 土豪系统在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