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愁心中已然乱得如麻,乱得荒唐可笑。
他刚刚听墨岚讲了一个横亘古今几千年的离奇故事,当中的悲欢情仇,波澜起伏。有传说中的上古神明女娲伏羲,古蜀望帝之秘宝,獠牙双剑之来历,更有河图洗脉之罕见……
他第一次明白了河图洗脉的意义。
河图洗脉,是除了拾遗族内通婚繁衍之外,获得拾遗血脉的唯一方法,近五千年来只出现过两回;第一回,造就了大族长冬阳玉在内的一千多名拾遗族最初的祖先,而这些人已经只剩下冬阳玉等寥寥数人;时隔数千年之后,在近乎绝迹之时,却突然出现了第二回——河图居然选择了本该是充满敌意和阴谋的张愁,赐予了拾遗血脉的原初之血。
这是一种殊荣,但对于张愁这种原本似乎毫无关联甚至居心叵测的人来讲,却变成一件匪夷所思的荒唐事,乃至笑谈。
张愁突然想起一个极为荒谬的问题,他现在的立场是什么?
心深处一个声音在说,难道你不应该是梨公公座下的得力干将,为了那个从未见过面的崇祯皇帝,不择手段地去获得望帝秘宝吗?
难道你不应该是那个喝酒不超过三杯,说话不超过三个字,同一个女人不睡超过三回,特立独行的江湖怪人“事不过三”吗?
你哪里需要人情?你又何曾有过人性?
另一个声音却更温柔地响起,你其实还是那个身患语疾,口不能言,因而皇榜除名的落魄书生;你还是那个愤世嫉俗,身世飘零,落拓无依的天涯孤旅……只不过,你现在倒是有了自己的族群,你已经是拾遗族人……
恍惚了一阵,张愁毕竟还是心性坚定之人,收拾心情问了一声:“证据呢?”
墨岚哑然失笑:“要证明拾遗血脉,最好的办法便是用魂笺歃血,然后念诵魂咒,夺人性命。不过,这魂咒总共二十一个字,我怕你这‘事不过三’的口齿,很难念得完呢……”
墨岚这话说得带刺儿,直堵得张愁玉面泛红,憋得恼羞成怒,大喝一声:“你放屁!”
墨岚却不生气,往前一步,伸出修长白皙的手指,吐气若兰,轻轻指点着张愁已经渗出汗水的鼻尖,笑道:“看到你这粉面带红的俏脸,我倒忘了,其实不必那么麻烦。就凭你现在这副绣花枕头、眉目含情的样子,送到秦淮岸边,恐怕不少公子哥抢着花大价钱买你回去暖床。一曲后庭花终了,落红满床,你还敢说自己是个男人?男人都不是了,难道还不是脱胎换骨的明证?”
墨岚不知,她这番玩笑话刚好勾起张愁心中对东厂诸人恶心的观感。张愁忍无可忍,袍袖一展,拟作升龙之形,挟着盛怒,半空中一掌自上而下拍出,竟是使足了十成力气,幻化出巨手虚影,击向静立不动的墨岚。
墨岚手脚舒展,身形飘飘,宛若一只黑色的巨大蝙蝠,借着张愁的掌风,往后缓缓退了一丈,刚好落在张愁掌力杀伤之外。
张愁一掌落空,立即变掌为爪,凌空往后一抓一扯,之前放出的劲气就像一根无形的绳索一般,猛然聚拢,将墨岚的身躯缚住,然后轻轻拉了回来。
墨岚身躯被缚,心里微讶,口中“咦”了一声,却不着忙,脚下瞬间运气发力,身影消失,急速前突,出现在张愁面前一尺处,同时膝盖上提刚好顶在张愁的小腹。
张愁没料到,墨岚居然用这种行险的方式,打破自己对招式节奏的判断。但他本性也是偏激之人,加之动手之前经言语挑拨,心性已然失控。此时被墨岚勾起凶性,便也使出同归于尽的狠招,干脆对墨岚的膝撞不闪不避,伸出双臂向墨岚抱去,双手拇指按向墨岚太阳穴。
墨岚却呵呵一声娇笑,趁着张愁双臂展开,束缚气索一时中断的机会,她身形往下一沉,从张愁双手环抱中刺溜逃出,蛮腰一伏,舒展如蝠翼,整个身躯紧紧贴着地面,沿着山路往张愁身后滑出数丈,然后收了功法,转身站定笑嘻嘻看着张愁。
“你这身武功,似乎是少林寺俗家弟子的套路,由‘龙爪手’演变而来?我记得苏东坡说:‘巨笔屠龙手,微官似马曹。’刚好用来形容你这献身朝廷的花架子本事,倒也贴切……”
墨岚年岁本长,拾遗无数,熟知武林旧事,也精通文坛掌故,此番突然冒出一句苏东坡的打油诗,本想再气气张愁,也在心中做好了迎接张愁暴怒的准备。
谁知,张愁那边却没了声气。
他原本已经做出的进击姿势,缓缓收拢,面上阴晴不定,继而古井不波,只拿一双星眸盯住墨岚,而且视线居然闪烁不定,略有退缩之态。
这回轮到墨岚心中发毛,不懂眼前这人哪里不对。
她并不知道,自己刚才的话触及到张愁心中最深最软的地方。
如果不是这番莫名其妙的冲突,引出这句歪打正着的打油诗,张愁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过往经历和痛楚会在何时、会由何人揭开。
刚才二人一怒动手,张愁用的不再是半生不熟的《蝠行》秘法,而是用了自己原本最擅长的功夫——屠龙功。这门功夫,正如墨岚所说,脱胎于少林寺绝技“龙爪手”,然而大开大合之势不足,偏激猎奇之气尤盛,这与张愁其人的性子有关。但张愁半路出家,居然能够在千锤百炼的佛门绝技之上,另辟蹊径,创出新的武功,确实是智慧绝顶的奇才。
如果墨岚仅仅点出这门功夫是少林一脉,本也没什么。然而,这套只有八招的功夫,却被张愁自己用一首八句诗来命名:
巨笔屠龙手,
悬河济世才。
思君买骨意,
望断黄金台。
瞽者怎能远,
失音难起怀。
慎独君子道,
知己凭谁猜。
这首诗是张愁自己在人生最为落拓之时,感叹伤怀而作,名曰《屠龙》,是他而立之前诸多不得意之写照。尔后,他屡有奇遇,弃文习武,仍旧念念不忘当年的情怀,遂将自己最为得意的一套武功,冠以《屠龙》之名,号称“屠龙八式”。
刚才二人交手,张愁总共攻出三招,除最后拼命三郎的打法完全不讲道理之外,前两招都是由“屠龙八式”变化而来,分别是第一式“巨笔屠龙手”的威猛掌意,和第二式“悬河济世才”的滔滔不尽。
“巨笔屠龙手”,本是张愁借用了苏东坡的诗句浇自己心中块垒,谁知却被墨岚一语道破。
张愁心中的纷乱,可想而知。
他本是籍贯陕西的一名秀才,天启年间参加科举,锦绣文章,胸有大才,得入三甲。然而,殿试之后,却因御前面圣时突生心障,只能以“知”、“不知”,“是”、“不是”支吾应答。天启皇帝戏称其为“珠玑文字轻逾万,喑哑口才难过三”。于是,他被天子亲笔除名,落拓民间。
张愁年纪轻轻二十余岁,却郁郁不得志,结交了不少江湖朋友。他多与奇人异士来往,见识日广,更学得一身武功。然而,经殿前轻侮之后,心障难去,从此说话便有了语疾。他干脆以天启皇帝讥讽自己的那两句话作为招牌,立了个“事不过三”的名号,随着本事越来越高,行事风格越来越狠辣,他的名声在江湖上也越来越响。
然而,不管他放荡不羁也好,自我解嘲也好,却始终难以忘怀那段难堪的经历。他口有语病,不善抒怀,但孤独得久了,人之常情,总还是希望有人了解,企盼有人能够肺腑相交。这“事不过三”的名号不也是御赐吗?于是,他也曾想要效仿那“奉旨填词”的柳永。但在勾栏之中怀拥脂粉时,却往往换来莺莺燕燕地嘲笑轻视。接二连三的愤怒受辱之后,张愁对女人绝了情,死了心,皆以金银、权势、蛮力,将那些贱俗的女人压在胯下。
可是,张愁《屠龙》诗末句“慎独君子道,知己凭谁猜”,却是自己内心辗转不可得的渴求。或许就连张愁自己都不愿意承认,他内心最渴求的,就是有个动人的女子能够与自己“冗言尽去,相看不厌”。
此刻,他面前这个叫做墨岚的女子,似乎正一步一步揭开自己的旧伤,向那个隐晦而羞涩的目标迈过来。
张愁,突然想躲开。
而这些内心纠结,在墨岚眼中看来,却是一个不知所措的美男子时而扭捏,时而激愤,时而羞涩的样子,不禁啼笑皆非,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启齿。
二人就这么相隔一丈远,各怀心事地对视着。
“不好!”张愁猛然想起一件事,大叫出来。
墨岚一惊,不知张愁所言何事,却见张愁内心做着强烈地挣扎,霎时已经冷汗淋漓,便越发不敢打扰,只是向前走了几步,靠近张愁面前稍作关切。
张愁却突然伸出双手握住墨岚的肩膀,喊道:“快,回去!”
墨岚见张愁失态,娥眉微蹙,但也并没有拂落张愁的手:“回文昌宫去?”
张愁使劲摇头:“不,回谷!”
“为何?谷中有事?”墨岚也吃了一惊,“莫急,就算你背着我在那布卷上悄悄画下了入谷的路线,还有阡风陌道的八卦法门,他们也进不去……”
“不,还有……”张愁嘴唇和咽喉剧烈地抖动起来,似乎在与内心的魔障做着惨烈地斗争。墨岚也感觉张愁不似说笑,定有大事,脸色渐趋严肃,耐心等张愁说话。
“有内应……河图……凶险!”
当张愁终于突破心障,多说出那四个字的时候,梨太监正慵懒地坐在通往岷山深处的滑竿上。
“有消息了吗?”他一边用手绢擦拭着汗水,一边问着随行的锦衣卫军官。
“启禀公公,刚才收到拾遗谷里升起的烽火传讯,已经跟谷里的内应接上头了。”那个锦衣卫军官说。
“好!那人怎么说?”梨太监面露喜色,把手伸进怀里,掏出一本书来,细细摩挲。
军官应道:“明日卯辰之交。”
梨太监微一沉吟:“那么急?”
他回头看了看随行的队伍,此行带了足有五千人,并非蜀中当地的军队,而是京都锦衣卫的在编精锐。为便于在茂林中穿行作战,这五千人全是步兵,尽皆配有火器,而且全是南方籍贯,十分耐得住水土。
这支队伍一月前才秘密抽调至梓潼,今日刚刚磨合完毕,由京都锦衣卫的指挥使骆养性亲自统领。京都锦衣卫指挥使何其要紧的职衔,平日里直属皇帝,如今却随梨太监而来。
光看这番配备,就已经看得出为此蜀中之行花费了多少心思和精力。
“骆指挥,时间紧迫,还请你督促兵马速速前行,务必尽早赶到拾遗谷。唯恐事情有变,洒家先行一步。”梨太监说到这里,已经从滑竿上坐直,“那凌濛初的《拍案惊奇》写得很有意思,深得皇上之心,如今已可确证。你可尽早回书朝廷,予以嘉奖。”
话音未落,梨太监的人已经从长长的队伍头上如大鸟般急掠而过,一眨眼,就消失在茂林之中。而在滑竿上,留下了那本之前反复摩挲的线装书。
林中清风习习,徐徐吹拂翻开书本,定格在其中一页,显然是平时被梨太监频繁观阅的位置,书脊压得极死,字里行间多有指甲掐印和细笔注释的痕迹。
骆养性一边招呼兵马急行,一边瞥眼一看,那书正是凌濛初写的话本《拍案惊奇》。所翻的一页,写着回目“转运汉遇巧洞庭红,波斯胡指破鼍龙壳”。
凌濛初这个名字,骆养性倒是不陌生。
最近几年,在京都街头巷尾,茶馆酒肆,多有说书人就着一本《拍案惊奇》的新编话本,说得口沫横飞,下自贩夫走卒,上到达官贵人,都颇为流行。骆养性一介武人,爱在酒肆及烟花之地流连,经常听到当中的故事。
这则“转运汉遇巧洞庭红,波斯胡指破鼍龙壳”,骆养性也觉得十分有趣。大抵是讲,有个书生穷困潦倒出海经商,漂泊来到一个荒岛上。他于岛上闲逛,找到一个齐人高矮的硕大乌龟壳,打算留作纪念。回程时,一个富有的波斯商人,执意要买书生的乌龟壳,让书生随便开价。书生开价五千两银子,商人说他开玩笑,还了书生五万两。然后,波斯商人从乌龟壳里掏出一个巨大的夜明珠,说它值五万两,交给书生作为酬金。接着,他又掏出十一个一模一样的,说这是自己的赚头。原来,这大乌龟是一种神物,据说是龙的第十二个儿子。现在,乌龟已经升天成为神明,就留下了壳和十二颗长在壳里的夜明珠。
骆养性当初听的时候,也仅仅是对那书生的奇遇惊叹一番,感慨自己没有这种财运。然而后来的一些事情,却让他在内的朝臣都觉得蹊跷。
当时,崇祯帝即位不久,极为勤勉,一心国事,几乎从无个人享乐,众位朝臣皆极为心服。然而,忽有一天,崇祯帝特从南京召来说书艺人柳敬亭前往内廷献艺,并指名要听凌濛初所著《拍案惊奇》中“转运汉遇巧洞庭红,波斯胡指破鼍龙壳”一段。
此事在北京城中,朝廷内外一时引为奇谈,都说这柳敬亭艺高惊动天听,时来运转,又有担心崇祯皇帝终于耐不住寂寞,这是懈怠政事的苗头。然而,自此以后,崇祯帝却再无类似举动,诸多言官也就没了评论,渐渐淡漠下来。
谁知,骆养性此番带领京都精锐锦衣卫秘密赴川,居然跟这稀奇古怪的话本故事似乎有些关联。他想不清楚,只知道这位梨公公常年身居内廷,却跟当年魏忠贤阉党颇有不同,有些清名。魏忠贤阉党倒台以后,梨太监似乎在某些方面很受崇祯皇帝重视,实是异数。
骆养性家中世代为官,他这个指挥使的官衔就是从父亲那里继承而来,深谙为官三味。对于上峰所指派的那些想不明白、猜不透彻的事情,只管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好。
于是他只管呵斥着队伍沿着山路急急前行,傍晚的蜀山峻岭中,流岚已经流淌而出,暮色西陲,林翳昏暗。
骆养性高喝一声:“举火把——”一时之间,传令军士将这号令沿着队伍前后传开,喊声起伏,在山谷中悠悠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