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摇着手“去去去,别在这里耽误我们做生意。我们这里是讨不到东西的。”
外面的,孩子面黄肌瘦”端着个小碗儿,眼睛如小鹿般清澈。
看不出男孩儿,还是女孩儿,约莫有五六岁岁的样子,连个大人都没有在身边。
一句话也不说,拄着根儿细细的拐杖。与其说是拐杖,还不如说不知道是从哪里捡的破烂树枝,走得步履蹒跚。
“小二,把那小孩儿叫进来”。林笙开了口,孩子便被引了进来。怯怯地站在了林生的眼前。
“端盆水来,在拿个干净的毛巾来”。
吩咐了小二,一会儿就把小孩儿收拾了干净。
清水洗了脸,洗了手。小孩儿就任由着大家这样收拾他,从头到尾一句话也不说,只是站得直直的。
直到收拾完了,才听见林笙开了口坐下来吃饭。
孩子二话不说,立马就坐在了凳子上,小手一下子就拿上了那白白的大馒头,一口咬在嘴里狼吞虎咽。
”慢慢吃不着急了,没人跟你抢”。
这孩子吃饭,看起来饥不择食。可细致的观察都是有礼貌的,净吃馒头了,菜是一口都没敢动。
林笙看不过眼拿了一个空碗给他盛了好些。孩子看了一眼又一眼咽了咽口水,又接着啃他的白面馒头。
啃完了一个之后,突然间打了个饱嗝,一下子洗出来的,干净的白嫩的脸蛋儿上,就腾得烧红了起来。
然后饱嗝就一个接着一个,“对…对不起”清脆的声音。在打嗝的声音之中恍然而出,“真的对不起。”
没有人笑话他,只不过是吃急了而已。
林笙摆摆手。“喝点水压压就好了”。
清水的到了孩子的手中。孩子拿着水死活不肯喝。立了半晌放在了桌子上,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重重的磕了两个响头。
整个在座的人都没有阻止他。这孩子的表现完全不像。农户家长大的孩子,一举一动规矩得很。不知是哪个大户人家走丢的孩子。
只要孩子通通了磕磕了两个响头之后,开口“庶子于余丰山人士。因兵祸与家人走散,携年幼弟妹流落至此。如今弟弟妹妹还在城外破庙当中。还望大善人能让我将这碗菜端回去,给他们裹裹腹。”
是连馒头都没敢要,这碗菜还是林笙夹给他的。
谁家四五岁的孩子,这般的知礼懂事。“听风,听雨去把他们弟弟妹妹接过来。算了,我还是跟你们一起去吧”。
林笙想了想“小二重新的给桌子上做一些孩童的吃食”。
据小二说,这城外的破庙,离着客栈来回儿小半个时辰。“等着点儿上,我希望他们两个来还能吃口热乎的。”
小二慌忙点头哈腰,“知道了,知道了。”
于是这一桌子的贵客,就跟着这个自称叫于余的小孩儿,往城外破庙走去。
一路上,孩子老成得像个大人似的不多言不多语。只问一句,答一句。
林笙问。“你爹娘呢。”
“兵祸走散了”。
余丰山在哪里,林笙并没有印象,不知道从余丰山到这个镇子需要走多久,于是又问“你从余丰山走到这里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