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也来不及仔细查看伤势,急忙起身,凝神观望。那身影逐渐清晰,却是如悟和尚。他仰头望天,微微叹息,神色间似乎是见到日后的风雨飘摇。见诸人围拢过来,他慨叹道:“没想到此子念力、真气虽还差了一些,修为境界却能达到这般地步!再给他三两载的时光,只怕就算‘道门十真’也难以制住他了。”说罢,脸上涌起一阵血红,跌坐在地上,大口喘起气来。
那几名道门弟子连忙从怀中掏出丹药,送入如悟口中。道门炼丹之术,毕竟是看家的本领,几颗丹药服下,如悟呼吸渐趋平稳,面色也逐渐恢复了正常。诸人也舒了口气,彼此看了对方一眼,皆是看见了对方掩盖不住的惊色。
有道是“江山代有才人出”,道佛两宗绵延数千年,在如此长的时间里,总归是出现过数不胜数的惊才绝艳之人。但即便是天纵奇才,若不努力进取,最终也只会成为碌碌众生,难有成就。有天资的修真虽多,可历代散仙总计也不过寥寥数十人罢了。此外,道门在与魔门斗争的岁月中,被魔门历代年青弟子的战力所震撼。经过思考,道门各宗师一致认为,魔门激烈的斗争环境是魔门弟子尽管境界不够,也依然具备强大战力的原因。故而在七八百年前,道门各派联合设立“十真”的称号,用以激励门下弟子努力修炼,在斗争中增强实力,以抹平与魔门之间的战力差距。
“道门十真”仅授予三十五岁以下的弟子,某种程度上来讲,“道门十真”的称号,不比魔门“帝君”封号来得容易。其条件之繁杂苛刻,曾让道门流传出“满足条件的,成为散仙,就只是机缘和时间的问题了”之说法。也正因此,“道门十真”除设立之初外,此后数百年间经常有所空缺,不满十人之数;甚至出现过连续六十年无人获封的情况。一般来说,“道门十真”现在更多地用来形容某个后起之秀的实力水平,就连没设立这一称号的佛宗,也会以“十真”的水平来衡量自己门下的弟子。
如悟和尚现在虽不是道佛两门年青一代中的一流高手,却要强于这几个道门的弟子,曾被岑长生称赞为“此子圭角不露,经流光磨砺,三十年后可与当代十真共执道佛牛耳。”对于十真弟子,他的了解和交情,甚至还要在其他道门弟子之上。方才他亲自出手,众人都以为擒下对手已是易如反掌,变成这般结果已是已是出乎意料。又听他说对手日后甚至可能超越十真,评价如此之高,不由更是震惊不已。
在等待如悟和尚疗伤的间隙,几人把满地的死尸草草收殓,又施加了往生法咒。忙了半天,见如悟睁开双眼,众人聚拢过来,问过伤势之后,那丁姓女弟子道:“此前数年,我正道对阵魔门,不说每战必胜,也是胜多败少。尽管如此,魔门后起之秀也从未现身,避免与我等交手。如今竟派出了一位帝君的传人,这般行径,只怕还有后手。”
东华派的弟子道:“我方才思量。那妖人既是魔门弟子,又有散仙之资,在魔门地位必然不低。如今被派出来,定是魔门正在调集门下弟子,有所图谋。而魔门尽管与我道门为敌,其内斗也从未止息,他若成长起来,对其余魔门势力来说绝不是好消息。战帝虽然不惧他,可也不愿让他成为日后大敌,故而想假手我正道将之斩杀。如此想来,倒是说得通。”
如悟和尚点点头,道:“师兄之言,与我所思相近。六年来,魔门真正的高手一直避而不战,如今却显露踪迹,若是没什么阴谋诡计,任谁也不会相信。现在各门宗师,几乎都在扬州等待论道大会,我等应立刻赶去扬州,向各位前辈禀告此事,早作提防。”众人连声应是,忙施展飞行法术,向扬州方向去了。
***
易迁流浑噩之中,觉得身体在轻微地摇晃,耳边传来马车车轮碌碌作响的声音。他睁开双眼,只见自己躺在一个巨大的车厢里。这车厢虽然极大,但里面装饰极为简单,不过一个凭几,上面摆着茶壶,除了自己躺着的软塌,就全是书箱了。闻到一股沁人的香味,他转过头去,香炉青烟袅袅之间,露出一个儒雅清秀的面庞,正在那里看着手中的书卷。
易迁流挣扎着坐起身来,只觉全身酸痛,双臂几乎不听使唤。“那大慈悲手印果然厉害。若非当年漪罗前辈留下的法器,只怕我接完这一招,骨骼、经脉留不下几个好的。”易迁流心中回想此前的情况,满是后怕。
当时剑气灰龙与菩提法相碰撞,元气动荡,他灵机一动,从乾坤囊中取出一件“穷奇飞沙盾”。这盾相传是取上古异灵穷奇的皮骨所制,自轩辕黄帝手下大将常先用过之后,流落两千余载,不知下落,后来直到漪罗在澧水之畔将之发现,才算重见天日。将这神盾护在胸前,易迁流在爆炸劲力触及到自己的一瞬间,借力向后一跃,使出轻身疾行的法门,瞬息间竟飞出足有两三里远。
他逃脱心切,竟忘了自己真气的威力,将体内剩余的真气全部用来施展疾行法术。虽然得以实现目标,但他也彻底没了气力,眼看大地越来越近,他只能把铜盾再度拿出,护住头颈,然后重重地撞入树林之中,旋即他双眼一黑,昏了过去。再一醒来,便就是身处这个马车之中了。
他正回想中,就听耳边传来一道舒润尔雅的声音:“你醒了?”易迁流应了一声,那人不等他发问,自顾自地开始说话:“我方才正在读书,下人传报说林间似乎有光亮传出。我过去一看,就看见你晕倒在一片狼藉之间,身下一面盾牌倒是亮着法器的光芒。我本以为你是哪一派的修真,结果倒是看见了一面‘平事令府’的信使令牌。子路助人,后鲁人必拯溺者。我救你一下,以后或可成天下良风之源。再说‘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我正好也要去扬州拜访平事令大人,带着你却也正好。”
易迁流听他这么话中言必及孔子,而气度儒雅超群,便有七八分觉得此人是已被儒家列入门墙的才子,勉力拱手道:“足下是儒家高徒?不知足下如何称呼?”那人放下书卷,道:“在下虞策旋,忝为儒家一员,岂敢自称高徒?”易迁流忙道:“若说当世大才不是高徒,只怕儒家历代先贤不会饶过我。在下易迁流,有幸见过虞先生。”
儒家自孔子始便有教化之德,加之治国安邦之功,历代儒家人才代代传承,才有了天下安定之局,故而地位极高。虽然如今道佛盛行,但百姓万民最尊崇的还是儒家,甚至有“当世两显教,最贵是儒家”的说法。道佛两门也认同这一说法,毕竟道统传承也要靠文字书籍,读经练法也要识字明理。
而这位虞策旋,年纪轻轻,便被上代祭酒评价为“实相之才,大儒之德。四十年前,吾不如也”,只是因年纪太小,历练不够,未经“修齐治平”,还不足以称为大儒。不过,他也已被公认做未来的儒家之首,就连道佛两门的宗师,对他礼遇有加,隐隐视作同辈。易迁流早就听过不知多少关于他的传言,只是不料,能在这里与他结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