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诸多事项待开展(一)
从东海郡过来,正月休沐还未结束,千璃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展各项事务。
第一,让王朗和甾丘县西北那片比较荒凉地区里一小部分的拥有土地之人沟通,千璃要以楚家的名义整个购买下来这一片地区,用来屯田,千璃叮嘱王朗,虽然是买地,可让对方开高价,只是时间上不容耽误。
王朗跟随千璃一起出行一趟东海郡,也对千璃是大为改观,发现千璃平日确实善解人意,心胸宽广,和门下诸人相处非常融洽,可骨子里极为强势,专门叮嘱、吩咐的事情,必须尽心尽力,否则可能很快就会被排出到他的视野范围之外,因而也是非常上心的去办此事。
第二,安排沮授、李胜在彭城、甾丘、梧县三地大量招募务农黔首,务必强调清楚,是要集中在甾丘县西北集中务农,不得擅自离开,将千璃专门让他们起草的所谓“合同”中注明清楚各项条款,尤其是最后粮食上缴和发放的数量都有严格规定。
当然以千璃的性情,也自然不会亏待这些务农的百姓,他一向都是认为,勤劳致富靠双手,这是没毛病的。
第三,因为事情太过繁多,沮授、李胜已经忙碌不过来,千璃让张昭参与进来,与糜竺对接,做好种粮、耕具、耕牛等事项的接收。同时也让严畯研究糜家之人入仕国相府缺职的事情,有来有往,才能让糜家放心。
要想马儿跑,就得给马儿喂草,对于糜家来说,利益往来才是核心驱动力。
第四,在千璃的安排下,第一波对泗水、睢水勘察结束的朱恒,也已经给千璃提交了第一份的引水方案。方案主要的想法是从泗水沿着彭城南面户部山的脚下一直到梧县和甾丘中间的位置,再往下入睢水下流,以此为主渠道,然后分散四引,整个覆盖甾丘西北部那片荒凉区域,用以屯田,还有漕运。
第五,千璃安排王朗与武原县令林策沟通,以与甾丘同样的方式,让林策在武原县内买地,征人,开渠,准备屯田。
土地、耕农、种粮、耕具、水渠等等一起事务紧罗密布的开展,整个国相府像是上了发条的机器,高速运转,不得停歇。
中平二年,二月初。
这一日,天气晴朗,吹风中带着凉意,千璃率着众狼卫,和水曹掾史朱恒一起来到户部山南面的脚下。
千璃站在一个小山头远望,听着朱恒细致的介绍水渠所引的路线,已经目前渠道所开的情况,更是远远望着已经有大量的农工在土地上深挖沟壑,一副热火朝天的状态。
渠道开挖的进展速度比他预期的还要快些。
“府君,按照现在这个速度,最早的一片区域应该可比当初预计的能多出来三到四成。”朱恒拿着手中他绘制的地图,粗糙的手指在上面来回指着。
对于严畯推举的这个朱恒,千璃是百分之一百的满意,此人年岁三旬多,正是男人年富力最强之时,从千璃下令的第一天,朱恒就每日骑马带着门下众吏四处勘探,以寻找最快,最合适的渠线,按照千璃的要求开展事项。
所交代的事情执行的没有任何折扣,都是超额完成。
这一条水线,朱恒就在这一个来月的时间里,来回勘察,跑了不下四十趟,就连他的属下都忍受不了,跑到严畯处告状,说这朱恒拿着鸡毛当令箭,因为国相千璃的吩咐,就不顾下吏死活。
千璃自然知道,越是下层官吏,越容易懒惰误工,尤其是那些没有追求的,年岁偏长的官吏,更是效率低下。
听闻此事,非但不罚,更是大赏。
此事在国相府众吏中影响极大,这一下让所有人都明白了,国相就是喜欢能做事的人,众吏纷纷效仿,一时间整个国相府事务多的千璃连批阅的时间都来不及,沮授、辛毗、严畯、张昭、李胜、黄顾诸人都被千璃拉到府上,就在国相府帮助千璃直接处理事务,根本不让归家。
“很好,可有困难?”千璃明白,具体事项,安排给朱恒这样的官吏不需要操心,可是官吏彼此之间的沟通,肯定不会那么完美,各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这朱恒干的越好,越有人会想给他拖后腿。
果然,被千璃这么一问,朱恒表情一呆,他是个干实事的老实人,但他也不傻,如果这样私下在千璃面前说某些官吏有延误,或者耽搁,那千璃肯定安排人详查,如此一来,不是成了背地里告私状了,朱恒实在,却非不懂官场之道,呆滞过后,一副犹豫不决的表情。
他是严畯推举的第一个官吏,眼下因为千璃制定的策略,要将整个彭城,甚至往徐州其他位置的漕运都要开展起来,朱恒这个水曹掾史可以说要发挥极大的功能,是核心掾吏之一,重中之重,手中所掌握的权力也会很大,如今千璃对他的能力非常认可,朱恒也自然除了感激千璃,对严畯非常感激。
经常去严畯府上拜访,私下严畯也再三叮嘱朱恒,切勿在千璃面前耍小聪明,隐晦的告诉朱恒,千璃手下有一个秘密的组织,只听千璃一人安排,叫做校事府,负责监察百官,所以还提醒朱恒,即便是在府宅中,也谨言慎行,这事让朱恒印象深刻。
此刻,他现在是真的不知当说不当说了。
千璃一眼看明白朱恒的顾虑,笑道:“勿要把我想的太过严酷,你们各吏做事之间的配合有些差错和延误是正常的事情,我并不会太过责罚,但是我要让国相府众吏知晓,眼下屯田之事大过任何事,要他们必须心中明白此事的重要性,不得有半点耽误,所以你可能解决不了的事情,在我来说,就是一句话,明白么?”
朱恒微微颔首,思索了一下措辞,有些小心翼翼道:“如今马上要进行春耕了,要大量上人上粮,让这些耕农们做事更有效率,下官曾向计吏黄顾大人提及,希望他能多拨些钱粮,我欲要作为鼓励来分发给一些能干之人,也是想提高一些效率,可黄顾大人直接拒接了下官的要求,提到,钱粮的使用,必须要经过府君大人的批准,因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