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波才那日许下一月之期,领黄巾东路大军浩浩十万余人,风尘滚滚直奔冀县而去。
冀县城正是由右中郎将朱儁带领的三万大军驻守。冀县是一个较小的城池,地理位置并不重要,之所以在此驻守,是因为要与在长社的左中郎将皇甫嵩形成掎角之势,虎视颍川,拱卫洛阳。
朱儁出身寒门,直至成长为一代名将。已年逾不惑,却是凌厉精炼,身经百战杀气浑然天成。
可此时的冀县城楼之上,朱儁遥望远处,目光深邃,却是显得无比的深沉内敛。早在三日前斥候便已通报,十万黄巾军自颍川直奔冀县而来,怕是就快要兵临城下!
良久,朱儁收回目光,稍稍侧目向参军问道:“义真将军是如何回复的?”
那参军稍前一步,轻声道:“皇甫将军信中言,来敌看似气势汹汹,实则不然!黄巾军毫无战力,将军只需死守不出即可!”
朱儁微微颔首,眉头轻皱,并无再语。
果然,波才领大军在午时呼啸而至。一到城下,波才便迫不及待组织大军攻城。第一波攻城被守城大军击退,守城方死伤八百多人,而攻城方则是三倍有余。稍歇片刻,波才再次组织第二次攻城,亦被击散!
待两轮进攻下来,天色渐晚,波才只得先安顿大军扎营,也就再无进攻。却是安排了几队兵士,每队数百人,轮流在城外叫骂,整夜皆如此!
次日一早,波才组织一次攻城无果,便又安排兵士叫骂起来。
“朱儁!猪长得比你都要俊上百倍!你的胆量难道如同长相一般,如此的不堪入目吗?”
“朱儁!可敢出来一战?”
……
黄巾军侮辱的言语直指朱儁,听得守城士兵皆是同仇敌忾,义愤填膺。而朱儁本就是性格大开大阖之辈,何曾受得了如此侮辱!便要提刀出城一战。
参军却拦住了朱儁,急道:“敌众我寡,将军万万不可冲动啊!皇甫将军之意也是死守不出!还望将军三思!”
“就算我能忍住这口气!可这波才如此频繁之攻城,到最后我军怕是箭尽弓折,人心皆疲,连一战之力都没有!”说罢朱儁一把拨开了参军,匆匆而去。
其实朱儁之言不无道理,但他却因为一时气愤,忽略了一轮接一轮的攻城,加上从颍川奔驰而来,还未多做休整的黄巾大军更是人心俱疲。
因此只消死守,必定坚持的比黄巾军要久。可这些终究没有被朱儁所意识到,因为此时的他已然出城。
只见朱儁只身策马上前一百步,向着黄巾军厉声喝道:“波才小贼,老夫在此,可敢出来一战?”
这朱儁果真是太天真,先前波才攻城就违背常理毫无章法,现如今如何会与其单枪匹马阵前一战!
果然那波才并未答话,而是迅速调动兵马,直奔朱儁而去。朱儁竟一时茫然,呆立在原地。
朝廷大军之中的副将见此情景,为保主帅周全,只得领兵往前,与黄巾军短兵相接。
大战一触即发,朱儁打的也甚是解气,纵马几个来回,便已砍杀黄巾十数人。
黄巾军虽然战斗力不强,但胜在人多凶猛,不要命的往前冲。
打着打着,朱儁才发现自己所带之人已被黄巾军包围,与那城门相望,回之不得。
朱儁暗呼不好,只得组织大军突围。可波才也不是善与之辈,目的也十分明确,那便是无论如何不能再让朱儁回城。就这样朱儁只得从另一方突围。弃城而去。
大军一路疾驰奔袭二十里路,才甩开黄巾军,得以有片刻缓息。
此时的朱儁面带痛苦,悔恨道:“都恨我一时冲动,竟丢了冀县,坏了义真老将军的大事啊!这可如何是好?”
副将便上前安慰道:“将军!事已至此,不然就前去长社如何?”
朱儁再三思索,无奈道:“只能如此了!”
……
自曹张二人与张角兄弟一会,眨眼过去已是十日,黑山军仍是驻扎在颍川城外,并未离去,这正是曹操的主意。
如典韦这般性子,天天在此处被黑山军的副将们拉着做陪练,早已是耐不住性子,整天皆是在抱怨。
就连张燕也实在是摸不透曹操的心思,便忍不住问道:“孟德!若是张角迟迟不给答复,难道我们要一直等下去?再待下去,粮草可都不够我们返回并州大营了!”
“是啊!我都快闲疯了!那帮人整天呼我操练,又无人是我五息之敌。每次我尚未尽兴便已结束,着实无趣!”典韦也在旁边煽风点火,只待早些启程,哪怕没有目的地,只要离开此处就行。
曹操被典韦那如怨妇般的委屈模样给逗乐,面带愉悦道:“你那双戟无人能挡,自然呼吸间便分了胜负。若是失去了双戟,我看你还如何威风?今日就让你见识见识我的厉害!”说罢便赤手双拳跃身而起。
典韦见状,自然也不会使用兵器,便丢下双戟,迎了上去。
“这……”
二人一个转移话题老奸巨猾,一个说干就干头脑简单,张燕着实无奈,只得在一旁观看起来。
突然张燕想起了历史中典韦的死,有很大部分原因便是失去了双戟。不知曹操是有意点醒还是无意为之?张燕企图从曹操处得到答案,却见曹操专心斗武,只得一无所获。
曹操使用的是现代搏击,速度极快,不拘一格,招招皆是奔要害而去。初始典韦尚能凭借巨大的力量进行对抗,到了两百多个回合,气力不支导致反应速度下降,便开始挨起打来。
两人整整打了三百个来回,曹操才停下手来,一脸轻松的表情。
却见典韦已是气喘吁吁,明显脸上有些伤痕,埋怨道:“孟德!你使的这是哪门子打法?毫无章法,甚是气人!”
曹操轻轻一笑,又严肃道:“无论是何打法,只要能致胜便是关键!典韦,失去双戟你的战力便大减。如何弥补?你可得把此事放在心上!”
“我……”典韦从来都是双戟不离身,自然未曾想过此事,一时之间便语塞起来。
张燕在旁边看着,无论曹操用意何为,也无论历史记载之事是否会发生,此事终归是有益无害,便也劝起了典韦。
几人正在探讨着,曹操却观见那孟津从远处急匆匆地赶来。
曹操嘴角微翘,用只能自己听到的声音,喃喃道:“答复怕是已经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