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仇的炮击表演,只是仇鹰“练兵改革”的号角罢了。炮击的次日,南华军全军350人开始了春季大练兵。
120名新兵,继续三个月的新兵基础训练。
是的,仇鹰明确规定,但凡新兵,必须进行三个月不间断没有周末休息日的近地狱似基础训练;20公里负重越野,最后要加重到40公斤,时间必须在2个小时以内完成,如果新兵不能完成,便通不过新兵训练;如果老兵每周一次的40公斤20公里越野训练,达不到及格线,意味着老兵的体力下降,那么,就请转业,或听从其他安排吧,一线作战部队,你老人家肯定是不行的啦。
新兵的其他常规训练,完全按后世PLA一线野战军团的标准进行训练,三个月训练结束,各项成绩将张榜公布。而各部队选人,则根据南华军总部制定的选兵原则,按先后顺序择优选择。
至于没人选的普通士兵,那就进入常规部队吧。
至于此前的老兵,也同样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补充训练。何谓补充训练,就是此前训练不完备没给人机会的一些训练,譬如,也许某人颇有炮兵天赋(涉及到计算,需要一定文化,但也不绝对),但此前却安排他去当了步兵,在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安排有可能埋没了他的天赋,不利于他自身的发展,同样不利于部队的发展,于是,补充训练就是一个机会。
补充训练之后,则是所有人员的量化测试,每一项军事技能都要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同样张榜公布,就是部队首长仇鹰,也要参与量化测验。
好在仇鹰在前世就有接近兵王的整体实力,再加上射击精专。在所有测试项目中,哪怕有些项目成绩不是第一甚至不是第二,但仇鹰的成绩依然高居榜首,让别人高不可攀。
400米移动靶103.8环,第一名;800米移动靶狙击10.7环第一名;投弹66.1/1.3米,第3名;炮击800/5米,第4名;徒手格斗第1名;刺杀第1名;潜伏伪装第1名;20公里标准越野第1名;野外生存第1名;机动车驾驶第1名。
特别说明,800米移动靶狙击,使用的毛瑟K98狙击步枪,要想参加狙击比赛,必须进入普通射击成绩十分之一的名次之内,才有资格。投弹的前一个数字是指远距离,后一个数字是指落点依稀,炮击数字的意见也一样。
刺杀,是用草木桩代表,但考核和测验并不轻松,首先,10个草人木人,放在四周有8名评委的一间房子里,在草人或木人的身躯胸腹部位,由8名评委用粉笔各点一个不大于乒乓球的白色圆点,考核的士兵从门外持枪进入,然后就开始刺杀,考核的量化标准有两个,第一是刺杀准确,第二是时间,刺杀最准且耗时最短之人,为第一名。
后来,这个类似于少林寺“木人巷”或“铜人阵”的考核项目不但被保留下来,而且还愈益完善,譬如除了10名敌人外,还有一些我方群众,这是一个混乱的战场,你要准确刺中敌人,是非常困难的。
此外,木人的草人是有区别的,刺中木人,刺刀有可能被木人的木质给夹住,而刺草人用力过大时,同样也可能出现刺刀和整支步枪被夹住的情形。所以,这个刺杀考核,既考稳、准、快,而且还考脑子是否灵光,也即你在刺出这一刀时,就要想到刀出之后可能的变化。
当然,再后来,南华军已经非常强大时,这种刺杀训练考核的标靶也进入了机械化、自动化、电脑化时代,那时的考核,将更加科学。
仇鹰的强大是当之无愧的。不过,霍去仇也当仁不让地取得了迫击炮炮击第一名。
在这些测验中,有些项目是选项,不一定必须测试,譬如野外生存项目。这个项目,并不是真的要让人不带粮食的情况下,在野外生存一个月或半个月,而是以同一片野外地形,足够宽大的一块地盘,让所有参赛者都进入,去寻找食材,四个小时后比赛结束,找到食材数量最多的,为优胜者。当然,除了数量多外,还得给评委们讲解,这些食材如何食用,食用后有些什么后果。
这不是一个必考项目,但对于要加入特种部队的士兵来说,没有这方面的成绩,心头多少都有一些歉意。好在野外生存能力是可以训练学习的,只要其他条件够,加入进去再学也不算晚。
练兵完后,就是部队的重新编制,因为仇鹰有了新的想法。
因为他觉得此前的大排制,在对付土著时或许不错,但真要对付倭国的小队编制,也未必就够用,又或者,人员是多了,但火力密度却没有相应的提升。因此,新的编制中,仇鹰崇尚的是人员精干,火力至上原则。
最基本的战斗单位:班。
一个班的编制为10人,其中:班长1,持冲锋枪;副班长2,持冲锋枪;轻机枪组2;步枪手4;投弹手1。战时,2名副班长各带2名步枪手组成战斗小组;班长指挥轻机枪组2和投弹手1,组成另外一个战斗小组。因为分工明确,一个班减少了2人,等于只减少了2支步枪,火力并没有受到多少削弱。
这个编制,充分考虑到了南洋的地形,密林多,丛林多,步枪瞄准的机会相对少,只有冲锋枪这种自动火力,同时枪身短小的武器,才会不受地形限制。
一个排由3个班组成,排长1,副排长2,总人数33人。不再设什么火力班之类的编制。原因,自然是步枪、冲锋枪、轻机枪之类的武器,都是轻武器,一扛上肩就能跑步前进,完全说得上“轻装”二字;再说,一个排已经有了3挺轻机枪,难道火力还不够?
最基本的战术单位:连。
在任何部队中,连都是最重要的部队编制,而部队的战斗力,首先看的就是一个连的战斗力。对此,仇鹰没有独断,而是广泛征求了陈昌林等人的意见,更是征求了赵冬等[X界]人士的意见。
连:由3个作战排,1个迫击炮排,1个重机枪排组成,1个直属警通班,1个直属后卫班组成。连由7个战术单位组成,又或者,连首长与直属警通班、直属后卫班共同构成了连部。
3个作战排99人,9挺轻机枪、27支冲锋枪、36支步枪。
1个迫击炮排由24人6门60迫击炮组成,其排长、副排长既是指挥员又是炮手。而且,60迫击炮的编制,将会固定在排级编制,以后,如果出现了迫击炮连或迫击炮营,一定不是60迫击炮,而可能是81迫击炮、105迫击炮甚至155迫击炮了。
事实上,60迫击炮本身就是步兵近战支援武器,在连排级作战用处很大,真的上了营团级作战,就该37毫米战防炮、75小姐等发威了。
1个重机枪排39人,辖6挺民24式重机枪。这个编制,让仇鹰一直非常恼火,因为马克沁重机枪注定是一款淘汰武器,马上就要被MG34,MG42机枪给淘汰了,可现在的仇鹰因为没有那些武器,只能无可奈何地装备民24式了。
不过,仇鹰却将这种重机枪的人员编制弄得比较多,既要保证火力强大,又要保持能够快速反应。要是在行军过程中,一个连队都要等着重机枪排,那就麻烦大了。也因为如此,重机枪排在选兵时,首重体力,因为即便是重机枪的部件全部分拆,最重的部件也有三四十公斤,虽然与负重越野的重量相差不多,但本质却不一样。越野负重,是跑完后可以休息,而重机枪排跑完后往往意味着要立即组装设备,要立即投入战斗。
1个警通班10人,警卫士兵和通讯士兵,合起来10,但其中也有详细划分:班长1,副班长2,神枪手(狙击手)2,通讯员2,步枪手3。
1个后卫班10人,其中班长1,副班2,炊事员5(班长也是炊事员,必须做事,当然更多负责安排),卫生员2;一名副班长直接负责伙食后勤,另一名副班长则负责卫生及战场救护。
这样,再加上连长1,副连长2,整个连队的编制为182人,明显小于倭军一个中队,但比西方军队的连要多一个排的士兵。
仇鹰觉得,这个编制应该是适合二战前后的战场实际的,仇鹰把这种编制的连队,叫“标准陆战连”。
只是,因为新兵训练没有结束,即便结束了,仇鹰的士兵也不够两个连。但是,并不妨碍仇鹰对于连以下的部队进行编制啊,譬如,已经存在的重机枪排,譬如,将原有的作战排缩小,组建3排、4排什么的。
而仇鹰此次整编真正的重头戏,还在于部队的整个结构。
解散特战排,成立特战部队。任命贺雷为特战部队长,目前编制为12人,具体兵员由贺雷挑选,全军装备由贺雷自行装备,部队名称也由特战部队士兵自己决定。
特战部队的几个原则:第一,保密原则,特战部队的训练以及新进人员,执行最高保密规定;第二,专权原则,特战部队由部队最高首长指挥,其他人员想要指挥,得由最高首长授权;第三,精悍原则,特种部队新吸收的队员名额,实行严格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