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士开伸着脖子:“你现在擅自拥兵皇宫,犯了皇上的大忌,就算是杀了我又能怎么样?皇上会......”
紧接着就是一声惨叫,仁威手上的大刀滴着血,和士开的脑袋滚在脚底下,衣袍的下摆上也鲜红一片:“你这狗东西,还轮得着你来教训我!”
这一刀下去真是大快人心,仁威把和士开的脑袋挂在高台楼上,让人收拾了尸体,自己便往千秋门走。
这边高纬刚刚迎接了斛律光,正准备白庆功宴,就见一个宫人踉踉跄跄地跑进来:“皇上!皇上不好了,琅琊王杀了和大人,把脑袋给吊在高台的楼上了!”
高纬一听,脸上没有了血色:“高仁威......他人呢?”
宫人跪在地上发抖:“琅琊王带着数千人的京畿大军驻扎在千秋门外了。”
“反了反了,真是反了!刘桃枝,你带上八十个禁卫军给我去把那小子抓回来!”刘桃枝领命前往。
斛律光听了,反倒笑起来:“皇上何必动这么大的肝火?和士开那个奸佞之臣,朝野上下不知道多少忠义之士想要杀他都会有所忌惮,琅琊王小小年纪又这番作为,不愧是龙的儿子啊。”‘
高纬听了这番话,心里更加厌恶他,但是现在仁威的人马都在千秋门外面,有个好歹,恐怕还得让斛律光上阵,所以也不好说什么。
仁威杀了和士开,本意是要离开的,可是跟着他一起起事的人哪里肯,若是这样,皇上追究起来不就完了?于是劝说他这事根本没有回头的道理,仁威也是作难,他心里没有造反的丝毫想法,况且那是他的亲哥哥啊,自己琢磨了一番,想杀了和士开一个奸佞也是杀,倒不如来个清君侧,把皇上身边的奸佞统统处理了。
就在这个关头,刘桃枝带着八十个禁军出来,他虽说是听皇上差遣,但是一看千秋门外这阵势就有一些胆寒了,再看看马上威风凛凛的仁威,更是害怕,隔着大老远就向仁威行礼。
仁威才不吃这一套,正想着把这一伙人都给杀干净了呢,立马下了命令,把刘桃枝捆了起来,那八十个禁军一看这局势,也就纷纷散去了。
太后胡氏听了,慌慌张张地过来问高纬是怎么回事,高纬心里既愤怒又委屈:“母后,弟弟现在带兵驻扎在千秋门外,儿子恐怕是过不了这一关了,如果我们母子没有了再见面的机会,还希望母后不要怪儿子不孝。”
胡氏听了心里也是觉得难受,这个仁威怎么那么糊涂,给了他兵权是让他自保的,现在他这样,阿纬就能收回他手里的兵权,到时候不就只能任人宰割了吗?
千秋门外仁威拿刀比划着刘桃枝:“你说,现在皇上都亲信什么人?”
刘桃枝害怕:“广宁王爷,冯大人......”
“谁让你说这些!”仁威气呼呼地拿着刀柄排他的脸:“像和士开那样的,给我说两个。”
刘桃枝立马会意:“那就是你们的乳娘了。”
仁威一听,恨不得拍脑门的份儿,对啊,就是那个陆令萱,简直烦她烦得要死,为了巴结哥哥,把母后都排挤在外,决不能轻饶!“现在我放你回去,你去给皇上说一声,我没有造反的意思,他若是杀我,我也没话说,要是饶了我呢,就让乳娘出来接我。”
刘桃枝连连称是,仁威便挑了他身上的绳子,让他滚回去。
延宗和孝珩骑着马从西边过来,就看仁威带着数千人的禁卫军驻扎在千秋门外没有什么动静,便过去问道:“怎么不进去?”
仁威开始支支吾吾:“人数太少,不敢进去。”
孝珩心里着急:“当年孝昭帝抓杨愔他们的时候不过八十个人,现在几千人怎么会少?”
仁威也明白孝珩和延宗嘴里说的到底是怎么个意思,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孝珩哥哥,延宗哥哥,我跟皇上是亲兄弟,今天无论我们谁杀了谁,伤心的都是母后,我本来就没有造反的意思,如今和士开已经被我杀了,人头吊在高台上,我给了皇上哥哥话,让他把陆令萱放出来,我再杀,身边的奸佞杀完了,愿意听凭他的处置。大齐江山好了,父皇的基业在,当不当皇帝,又有什么区别?”
延宗着急:“仁威,你现在带着几千人,可不是为了来杀几个奸佞之臣的,他们跟着你来,都是豁上了性命,你现在顾及你们的兄弟情义,就不顾这几千人的性命安危了?!”
仁威下马,给孝珩和延宗行礼:“两个哥哥的心意高仁威明白,我虽然从小性情骄纵,可是不能不顾及这些,举事不成,不想连累你们,不管今天这里怎么样,哥哥们请不要呆在这里了。”
他听延宗说道这几千人的性命安危,自己也明白这次真的是把事情给闹大了,可是又不想再把孝珩和延宗拉进来,只求他们快一些离开。
延宗心里生气,仁威这个家伙,怎么关键时候演这么一出,心里骂道‘果真是竖子不足谋’,扬起手里的鞭子就要走,仁威却扯住他:“延宗哥哥,这个拿好了。”他迅速讲一个木块一类的东西塞在延宗手里,抬手狠狠拍了一下马屁股,就见延宗的马一路奔着向东去了。
孝珩见状,本来还是要劝说仁威的。结果仁威看着他:“孝珩哥哥,不必多说,保重。”
见他这样坚定,知道这件事是劝说不来的,只得说了声“保重”便追着延宗离开了。
高纬听刘桃枝说仁威要让乳母去见他,便知道仁威的心思,气得发抖:“他还真是长能耐了!要把朕身边亲近的人一个一个杀掉,再来夺了朕的皇位吧!好好,朕这就亲自去见他,看他还能玩出什么花样来!来人!给我给我挑上四百个侍卫!”
斛律光虽不知道那陆令萱是什么人,可见皇上这个样子看来是真怒了:“皇上息怒,息怒,都是小孩子家的把戏,哪用的着这样,老臣跟着皇上去,保证不动干戈,就让琅琊王乖乖听从皇上的话。”
一
手机阅读本站:
本书地址: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