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求同存异太行山全体受招安
双方再议谈判,定于赞皇县城,每方各派三至五人商谈招安事宜。朝廷一方于成龙、刘祚远、赵州知州张华、赞皇县令黄岗竹,山寨一方李星、何智远、安子亮、李而洵。双方各自提出条款,相互商讨。
朝廷所提条件有四:一是为显示皇恩浩荡,此次招安以大局为重,过往种种既往不咎;二是接受招安后山寨中人马去留随意,去者发放路费,留者统一并入清营,要忠心皇上、服从调遣;三是焚毁山寨以示归顺朝廷诚意;四是山寨头领一律授职为官,以圣旨为准。
山寨所提条件一是寨主李星乃是被逼占山为王,各位头领投山也都事出有因,山寨将各位头领蒙冤事项整理成文稿,上告朝廷,朝廷需严惩恶吏,还众人清白;二是山军听从朝廷调遣,但不得任意解散;三是寨中人员去留随便,回乡山军要同普通民众一视同仁,不能受地方歧视。四是为山寨另建祠堂,以供奉阵亡英灵;五是授职由皇上钦定,山寨中头领以民为安为重。
谈判序幕再次重开,入场即展开口舌激战。官方认为:必须参拜圣旨。山军方认定,未受招安,不是王臣,不参不拜,接受招安即为臣民,才需叩拜圣恩。几经争辩达成共识,接受招安参拜君王。战场凭的是勇猛、果敢,场面奋力拼杀,智勇、凶惨交织。谈判又不相同,凭的是身后实力,时而唇枪舌剑,时而枯燥,乏味,而枯燥乏味间夹杂着智慧和耐力。双方白天应击对手,夜间谋划对策。其战法时似弯转,却能使对手服从自己,时而单刀直入倡明事理。好在双方一心求和,论战数昼夜后终于达成共识,上报朝廷。
不数日,传旨官到县城,钦差安抚使于成龙身负圣命,上太行山宣读圣旨,全体山军跪接圣旨。
圣旨云:“卿李星,忠义传家,父子忠诚,母节子孝,被恶吏所逼,哨聚山林,强加寇名,朕赦其哨聚山林之过,还忠义之实,追封其父李岩为忠烈将军,母亲袁慧君为节义夫人,加封李星正三品顶戴。山中所有众军,人人奋勇、个个忠心,免去山寨众人寇名,山寨所诉冤情,一律准状,交刑部查办,查明之日公示天下,严惩恶吏。山中军士除另有任用者,基本不动,归于成龙管辖,如有不明之事,可直接面君。何智远、安子亮加封从三品顶戴,钦天监行走。李而洵加封正四品顶戴,翰林院供职。李斗、李丹怀、李丹贵、祖再强、杨兴、周志锋、傅天鹏、祝立杰、王玉成、丁大力、吴天祥、孙梦蛟、孙梦龙、孙梦虎等加封从四品顶戴,军中效力。加封尚青云正四品御医,加封任铁枪、张三孩、乔飞鼠、赵金牛正五品顶戴,直隶巡抚衙门行走。加封田业农、袁文乾正五品顶戴,户部行走。加封刘秀芹、王月香、郭怀容等所有女将食正五品俸禄。加封张印、李云、周正雄所有头领正六品顶戴,军中效力。已故英雄朱志远、周山尹、李廷臣、张鼎、郭怀才、孙梦蛟、李默然、魏成山、周景瑞等人由朝廷抚恤家眷,设祠堂享受人间香火。山中所有愿回乡之人发放路费,不得歧视。凡与太行山寨出力的山外力量,各地绿林,有意为官者,自招安之日算起,一月内进京报名,核实后另行加封。直隶巡抚于成龙宣扬圣德,化干戈为玉帛,赏银千两,钦此。”
读罢圣旨,众英雄望旨谢恩。
至此为止,六十年的匪患,一班骄兵悍寇,能以大义为重,终于握手言和,化敌为友,山寨朝廷融为一家,为康熙盛世做着不同的贡献。于成龙也因此事被康熙皇帝称赞为“天下第一廉吏”,为百官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