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回于成龙一上太行山康熙帝三下招安旨
(1)于成龙孤胆入深山
于成龙看罢案卷,心中大致有了判断,但又想到此案关系招安大计,影响天下安危,暗下决心一定要还原事实真相,找到从中作梗之人,还天下一个和平,就是得罪权臣也要秉公而断。
次日,于成龙再次入宫面圣说:“臣观索额图大人所奏和现实不符,他言李星借案拒绝招安,既然山寇不想接受招安,李而洵又为何请求查明此案?而且细观奏章中尚有自相矛盾之处。一说李星借案拒绝招安,一说李星出言堂堂朝廷查不清此案决不受招安,各不相符。从案卷记载来看,李星的言语字里行间并无不接受招安之意。”并呈上奏折指明给康熙。
康熙细观,确如于成龙所说,于是对于成龙说:“卿之所见,不无道理,此案回头再看,确有蹊跷之处,请爱卿放心查案,一切有我公断。”
于成龙说:“为国分忧是为臣之道。山寇说事发当日,自有当值表文,我愿乔装入山,再以钦差身份查看当日值表,审问何智远、张印、王凤霞,使山寇不防而查明真相。”
康熙听罢说:“卿为国不畏风险,朕心不安。”
于成龙说:“此案查明,才能为招安打下基础,就是牵连皇亲也要公断。如今李而洵来京,是山寇认识到他的造势已败给皇上的造势。臣请皇上因势利导,不能逼山寇为邪教。”
康熙忙说:“卿之忠心,如同日月,只管大胆而行。只是卿孤身置身虎狼之地,朕心不安。”说罢解佩剑赐与于成龙说:“朕给你先斩后奏之权,无论是皇亲国戚,按律治罪。”
于成龙跪接尚方宝剑,朗声道:“李而洵一文弱书生,尚敢来京城面君,臣亦敢入虎口审问山寇,彰显大清国威。”
那于成龙带领护卫来到赞皇,将护卫安置城中,独自一人前往深山。由于山路复杂,找一向导,说明身份,由其带路一路前行。走到一处山坡,甚是陡峭难行,于成龙问道:“这是什么去处,山路真是崎岖险峻?”向导回答:“这是太平岭。”又行至一水潭,旁边有一石长大平坦,于成龙又问。向导回答说:“这里叫鱼得水。”
又走多时,于成龙问:临来时我查看地图,入嶂石岩,必走反坡,钓鱼台,它又在那里。向导说:“这两个地方大人已经走过。”于成龙说:“我怎么未曾听你报过?”向导说:“太平岭就是反坡,大人负皇命而来,就是太平岭。大人姓于,站在水旁,钓鱼台自然成了鱼得水。”又走多时,向导说:“前方有一近路,可绕过许多盘查,只是难走。”于成龙说:“那就走近路。”于是二人时而爬坡,时而越涧,好不容易来到寨门。
守寨山军见到来人,上前动问,于成龙说:“我乃奉皇命前来查办张印劈死丁钊一案的官员。”守门军士往里传禀。少时里边传话有请,于成龙迈步挺胸进入聚义厅。见礼毕,寨主李星说:“不知大人如何称呼?”于成龙说:“下官名叫于成龙,现任直隶巡抚。”李星忙说:“原来是一方父母官到了,有失远迎。”于成龙说:“寨主言重了,我那敢劳动寨主大驾。不过下官此来,身负皇上圣命,钦理此案,所有涉案人员受审,必行朝廷礼节。李星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