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子浚喊出杨哥之前,顾书宇对元子浚的称呼不是美人少爷就是九少爷,即便每天都到他那里去打搅,从未叫他一声名字过。
杨潇这么一喊,顾书宇自然而然就跟着他一起喊子浚,表情也是极为慎重,他跟元墨轩称兄道弟的,那是另外一回事,在杨潇跟前算是认下了元子浚这个弟弟。
元子浚也是聪明人,哪里会听不出来这一声子浚叫出来,自然把他当成自己人了,但是,他绝对没想到顾书宇借着杨潇的称呼,想跟他再亲密一些,也是有目的的。
故意皱着眉头想了半天,唯一能想到的是元家那几位看他不顺眼的少爷。
“除了我的那些堂兄弟,我想不出还有谁要杀我,我最近可是做了不少好事的。”眼看七七四十九天的忌日就要结束了,堂兄弟们已经按耐不住要将他干掉吗?
“那些人都搬走了吗?”顾书宇对元家那些少爷,每一个入眼的,就算是跟着元子浚捐钱的元子业,他很清楚,元子浚将他捐的那些银子都补给了他,他那么做了,都是出于私利,不像元子浚是真的想把银子捐给他劳军,用在戍边之事上。
“都搬走了。”元子浚扒口饭,有些郁闷的说道,“过几日就是五七,三七,五七都要大操办,也不知哪个缺心眼的想要我在五七之前死掉,也是奇了怪了,知道我会走后门,似乎一直在后门守着,难道知道我跟卫虹吵嘴了?”
“这件事我会帮你调查清楚。”顾书宇放下筷子拍拍他的肩膀,神情严肃的说道:“如果真的是你那些兄弟做的,我就不客气的再加几条罪名,把他手里的银子充了公,爷现在是见钱眼开,银子越多越好。”
孝勇站在杨潇身后,也在思考元子浚遇袭的事,怎么会这么巧,元子浚这两天因为齐云庄的事跟卫虹闹矛盾,卫虹不太理睬他。
今天紫鸢去了隔壁,卫虹知道他被杨潇给轻薄了,一直陪在她身边,元子浚想叫她一起出去到湖边看桃花,被狠狠白了一眼后,心里老大不高兴的从后门出去,没想到后门埋伏着一个人?
刚才他跟着元子浚去了隔壁,卫虹带着紫鸢从大门出去找他,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元子业今天中午来过,元子浚跟他诉苦,说卫虹对他太冷淡了,难道是元子业下的手?
其实,元子浚心里也是怀疑的,但是,元子业的为人他还是清楚的,他不会做出这种事来,因为头一个被怀疑的人就是他。
“我听孝勇说,你最近在卖鱼路那边救济穷人?”杨潇当然也想到了元子业一帮子少爷,转念一想,这些人手里的银子可还都热乎乎的,没有理由对元子浚下手,倒是孝勇说起的事让他不禁产生了不好的预感,“是不是得罪了什么人?”
元子浚想了想,挠挠头,他花白银去买大米,几个米商要涨价,他一生气,干脆就囤了一仓库的大米,反正少爷有的是钱,从别地儿买些大米来囤着,你们想涨价就去涨,少爷不想买你们的米。
“杨哥说起来,我倒是想起来,王记米号的老板王麻子倒是找过我麻烦,曾经威胁过我,说什么我再有钱,也挡不住被人劈一刀,我每日发给穷苦人家一斗米,每天一百人,本来是做好事的,没想着会挡了他们的财路,王麻子这个人一脸横肉,凶的很。”
“这事我记下了,子浚,你是一片好意,施米给穷苦人家,不过,当哥哥的也要说说你,说不准被人给骗了,你每日施米,有的人穿着破烂的衣服去你骗这一斗米,日子长久,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元子浚连连点头称是,心里却是不由暗笑,当他是傻子啊,自然是早就查清楚附近的穷苦人家,想要骗他的米,没这么容易。
卫虹也是因为这件事在跟他闹矛盾,按照她的意思,那间店铺是从元子业那里买过来的,自然是要开店做生意,总是这么做善事,那些人习惯了他的施舍,今后要是不施舍了,会心生怨恨。
他当然知道卫虹的想法是对的,他只是想在老头子七七四十九天之前,给他做一点善事,也算是为他积点德。
没跟卫虹说清楚,卫虹跟顾书宇一样,都觉得他太傻了。
“授人予鱼,不如受人予渔。”杨潇吃完一碗饭,不经意的抬起头看元子浚,他知道元子浚的底细,深知他不是那种什么都不懂就去做善事的笨蛋少爷,“你真想做善事,不如帮助那些穷苦人掌握一门技艺,或者,你开一家店,让他们能够赚到工钱,这样比你每天施舍一斗米强的多。”
“杨哥的主意好,我本想着自己有了这些钱,一辈子都花不完,想起自己苦的时候,不是卫虹赚钱补贴家用,我大概早就饿死了,再则也是为死去的祖父做点善事积点德,杨哥,我想开米店。”
“浚少爷这是要跟那个王麻子杠上了?”孝勇不由失笑,“如果你存现要开米店,倒也是孟州百姓的福气,你不会乱涨价。”
“孝勇你了解我,我是要跟王麻子对着干,孟州城的米商,数他生意最大,每次一点风吹草动的,就是他带头涨的价,他身后估计有靠山,要不然,也不会明知道我跟将军的交情不浅,还敢威胁我。”
“顾大哥,杨二哥。”顾书宇吃完一碗饭,伸手将空碗递给孝勇,要他再盛一碗饭,当兵的人,食量就是大,加上他中午把亲弟弟给赶出军营,心里难受,草草吃了两个馒头,这会儿肚子确实是饿了。
“岂敢,岂敢。”元子浚听了他的话,连忙放下碗筷,连连摇手,“能跟将军坐在一起吃饭,已经是我元子浚莫大的荣幸了……”
“跟你叔叔比起来,你真是差远了,让你叫一声顾大哥,矫情什么,叫呗,我顾书宇认你这个小兄弟,管他王麻子李秃子的后台有多硬气,在孟州城里,老子就是你的靠山。”
拍拍胸脯,倒是真心想要元子浚叫这一声顾大哥,人嘛,都是相互照应着的,他照应元子浚的生意,元子浚帮他安排那些退伍军人,这声大哥也是不亏的。
“顾大哥。”元子浚见他神情严肃,忙站起身来,双手抱拳,恭恭敬敬给他鞠了一躬,“子浚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我跟你叔叔是另外一回事,你是我兄弟,以后,我会罩着你。”顾书宇满意的笑道,接过孝勇盛来的饭,让元子浚赶紧坐下来吃饭,“开米铺也很好,这里离江中平原近,你可以派人去那边收购粮食拉回来碾米,兄弟,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跟你做一桩粮食的生意。”
说到这里,顾书宇笑得眼睛都要眯到一块儿去了,这笑容有点诡异,把元子浚给吓得不由自主的身子一撤。
“顾大哥,这话从何说起?”
“我手下十万大军,自己屯田种粮食,为的是朝廷军饷未到,不能饿着肚子,这些年,我倒是囤了不少粮食,上头知道我屯田种地,但是,他们不知道我手上有余粮。唉,没办法啊,兄弟,若不是天天给上头写信说,没钱买米了,上头给的军饷还要少上三分,他们一点都不觉得孟州和越国交界的地方,时刻是要发生战争的。”
说得也太婉转一点了,杨潇不禁在一旁了冷眼看了看顾书宇,直接把自己的目的说出来就好了。
“顾大哥的意思,他手上有余粮,他把余粮卖给你,你高价把大米卖给他,银子自然是要给你的,但是,对外宣称,军队跟你买粮食,全部是欠账。”
“就是这个意思。”顾书宇用力点头,“兄弟,我跟你说句实话也无妨,除了你叔叔给的二十万两,我如实上报,你大哥给的那些银子,我留一半存在军营里,一半和二十万两银子一起发放给士兵了。发下去了,还欠着还几个月的军饷,准备用余下的劳军银子发放军饷,到时候上头要是追查下来,这是劳军的银子,都已经发放了,你们想要分一杯羹,没门。余下来的银子,我准备做生意,细水长流,当然,大哥是想跟你合作,到时候,朝廷再欠着孟州大营的军饷,兄弟你就带头捐银子劳军,这银子自然是那些银子赚到的利润。“
元子浚急匆匆扒完饭,站起身来,这一次,用了十成十的敬意朝他鞠躬,心生佩服,语气坚决的说道:“顾大哥,你这番话让小弟彻彻底底看清楚你的为人,小弟真的是佩服万分,无论你要我做什么,小弟一定为你鞍前马后效劳。如今的世道,没有几个人会像大哥如此为国家考虑,大哥真真是将门之后,为国为民,没有一分私心。”
“哎呀,我也没你说的那么好。”顾书宇被他这么一夸,倒是不好意思起来,“这大概是家风的关系,我们顾家出来的人,从小接受的是为国为民的教育,来到孟州,更是体会到戍边将士的不易,我前阵子得来那么多银子,自然是要好好打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