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思山脉的一座山峰中,有一个和石起在蛮荒中练功的削壁类似的地方,只是平台小得多,也没有被石起整理。
在削壁上有一个三四丈深的裂缝,石起此时就盘膝坐在这个裂缝的深处。
在
“知道仙子”离开后的第二天,石起就在感觉兽潮明显减弱后,在身体恢复了七成的情况下,离开了那个
“土丘”。阵盘和阵旗他没有法力无法收起,他也不想收起,怀壁其罪还是其次,他主要是希望中年修士和
“知道仙子”去而复返,因为他在阵内写下了一个大大的
“谢”字。他不知道的是一切还真如他所料,在他离去不过一个时辰之后,
“知道仙子”就带着
“生肌丹”回到了
“土丘”,他看着法阵中的
“谢”字,开心的收起阵盘等物离去了,暗中跟来的
“大师兄”在用神通探查石起行踪无果后,认为是另有高人把他救走了,也随后离开了。
石起躲入山中已有一月有余,期间有惊无险地避开了几波进山清缴凶兽的军队和冒险者,终于在这座山峰下的削壁上安下身来。
这段时间以来,石起的伤势早已痊愈。他那被火灵力炙伤过的皮肉,非但还有留下任何伤疤,反而比以前更有韧性,更有爆发力,就连脸上的剑疤也变淡了许多。
这让石起更加坚信自己身上有着一个不凡的秘密,只要自己修为到了一定境界就可以发现它,并最终掌握它。
在伤愈的同时,他的经脉也重新开始了有条不紊的修复。自从又一次远离人群,他就开始了无所顾忌的修练,无论是天地桥外加
“其门穴”的的源力接引,还是武道凝穴润脉都被他全力修行着。但是这一切还不是他最大的收获,最大的收获是来自重生以来自己所经历的一切。
经过这一个多月的反思,他总结了自己蛮荒之行的得失。首先自己进入蛮荒的决定就错了,重生后出于对未知世界的恐惧,他依靠
“十七奴”的本能,逃入了蛮荒群山中。随着两个灵魂的融合,他逐渐认识到这是一个错误并试图改正,此时他又犯了一个方法的错误,以至于有了后续的一连串冒险经历,虽然在整个过程中他终于成熟了起来,学会了很多东西,但这条路却是步步惊心。
现在看来,相思山脉这样的环境才是他当初应该选择的。
“自己当初是走极端了,本想挣脱一张网,孰不知又落入了另一张更大的网中。这‘度’之一字确实是存于万理中啊!”回想着自己蛮荒中一年多的经历,手不自觉摸向胸前,那里现在挂着一个玉瓶,
“知道仙子”临走时送入
“土丘”中的那个玉瓶。手摸上玉瓶时,石起的心中不由得感到了一丝暖意。
经脉的修复是有限度的,经脉壁上的裂痕在修复时产生的杂质,是要通过皮肉代谢到体外的,石起只能把修复速度控制的与代谢速度持平。
而天地桥的源力接引,因为他体内丹田被重新感知到,似乎也成为了他武道功法的一部分,不能被他单独修练了。
这样一来石起就有了不少
“业余”时间,正好能让他把《鬼影身法》好好地参悟一下。石起并没有修练其中的功法,因为他皮肉代谢的速度已经接近饱和,如果再开劈出三十六个穴脉,那他的修练速度将会更慢,这在现阶段看来绝对是得不偿失的。
《鬼影身法》最大的特点并非功法,而是其隐匿手段,在各种环境下的隐匿。
在人群中的隐匿,在环境中隐匿对石起来说比较简单。《鬼影身法》中的种种方法,虽有独到之处,但比石起的天人合一境界低端的多,所以没用多长时间就被他理解吸收了,使得他与身周环境的契合度有了一定的提升。
在人群中的隐匿手段对石起来说就难得多,在《鬼影身法》中被称为《隐众篇》。
此法被分为了三个境界,其一为《融众》,即泯然众人矣。打个比方说,在茶楼酒肆中有一大汉突然拍案大笑,也就只能引来一时之侧目,而一个大家闺秀,在其间自饮自酌,无论她表现的多自然也会被人一眼注意到。
这《隐众篇》中对
“融”之一字有很详细的阐述,让石起大开眼界,其中通过调整气息来改变气质的秘术,更是让他拍案叫绝。
第二重境界为
“汇众”即旁若无人,并不是通常意义的旁若无人,而是使
“旁”若无此人,也就是说要让你所要融入的那一群人,也感觉不到你的存在。
第三重为
“引众”即引入歧途,就算一个贵公子在一群叫花子中间和他们抢食残羹,也要让看见的人以为
“这个公子就应该和叫花子在一起”,至于理由就要靠你通过语言和肢体动作引诱别人去想。
此篇与其说是隐身法,不如说是一本高明的骗术,其
“引众”之法非高明之千术大师而不可为。寒来署往,山中的野果陆续的成熟了。
林中的小兽开始忙碌起来,不停的搬运着各种食物;小鸟雀也更加频繁地不时在山间飞过。
天空更加蔚蓝,白云慵懒地随飞飘荡着,这一切都显得那么的有诗情画意。
然而这一切对石起来说,却没有丝毫意义。此时的削壁缝隙中盘膝而坐的石起,正进入了一个关健时刻。
体力的三十六条经脉已经被他修复完成,周围的天地源气从周身窍穴钻入,通过这三十六条经脉涌向丹田,随着第一缕源气的涌入,丹田内部猛的产生了一股吸力,身周的源气被吸纳一空,迅整的把丹田鼓荡了起来。
一波一波的源力不断地被吸入,丹田此时在石起的感知中,就像一个气球般被天地源气不断的吹大着。
有着开劈丹田经验的石起,默运宗门功法导引着进入丹田的源力,渐渐地一个气旋在丹田中行成。
“轰”一声炸响在石起的脑海中回荡起来,丹田的气旋开始旋转,并且在不断的壮大。
这个气旋与他进入练气一层时产生的金气旋涡不同,并没有任何五行属性,而是承现出一种如玉般润泽的莹白色。
从天地桥接引下来的源气,并没有加入到这个旋涡当中,而是不停地涌入路过的经脉壁中,使得从百会、大椎、膻中、其门、丹田这一路的经脉在不断地壮大,包括丹田在内的几大穴道外壁,都同时闪耀起了五彩光芒——使得这条主脉流光溢彩。
入定中的石起完全沉浸在了这种状态之中,心无旁溢地运转着功法。七天过去了,丹田的扩张才停了下来,玉色旋涡也不再变大,而是开始不断变浓,主脉中的光芒也变得璀璨夺目。
这是在进行量的积累,正在等待着的爆发。石起没有半点心浮气躁,只是带着些许期待地修练着,并没有惊天的开劈丹田时的声势,石起的气海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在丹田中形成了。
被三十六条小溪不断地注满了,如一个被持续注入清水的碗一样,满溢了出来,溢出的内息,沿着体内的经脉、血管流淌了开来,渗入到皮肉和经脉之中。
此时的皮肉经脉就像一片沙漠般,似乎永无休止地贪婪地吸收着。一股股地腥臭液体被排出了体外,那种熟悉的麻痒舒爽又一次传遍了全身,与此同时眉心祖窍也传来了一阵阵的清凉。
“原来本应形成真气的源力,是被祖窍接引了过去。”石起终于隐约地知道了神秘源力的去处,这所以用
“接引”这个词,是因为进入天地主脉的源力,是以一种石起还不能理解的方式,在主脉中凭空消失的,在一股源力消失的同时,一阵清凉就会从祖窍中产生,石起完全被这种舒爽感所淹没,彻底的进入了无忧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