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黄巾军起义,朝廷拜王允为豫州刺史,征辟尚爽、孔融等名士担任王允的从事,率领重兵讨伐黄巾军。
豫州是黄巾军活动的重灾区,如果你没点本事的话,被黄巾军拿下了,那结果可真不好说。
王允初次领兵打仗,亲自披挂上阵,大显身手,击溃豫州一带的黄巾军。之后,王允和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儁共同受降数十万黄巾起义军。
如此显赫战功,该走好运了,但王允却反而进了监狱,只因为他这次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
这个人就是汉灵帝他爹张让。
原来,在受降过程中,王允从败军中搜查到一封张让宾客与黄巾军书信,明眼人一看便知,那是张让授意干的,脚踏两只船,怎么都不会沉啊。
“张让,你死定了!”王允想都不想,把这个事情直接捅到汉灵帝那儿。
“什么?我爹要抛弃我了?真滴假滴?”汉灵帝听说后,也十分震惊,不过他还是决定问问再说。
于是立即召见张让进宫,准备问个明白。
张让得知皇帝召见,知道大事不好,因此见到王允的奏章后吓得半死,急忙叩头谢罪。
“皇上啊,这是有人在忌妒老奴,加以陷害呢。信呢,不错是我的宾客写的,但不是我的主意啊,这个宾客也要出卖老奴啊!老奴可是一直忠心耿耿的啊!还望皇上明察!”张让涕泪俱下,叩头说道。
“这样啊,那什么的,算了,算了。”汉灵帝本就有意偏袒张让,再加上被张让的花言巧语所迷惑,认为他无罪,也不再追究。
“奶奶的,让我出了一身冷汗,看我这么玩你,报仇雪恨那是必须的。”张让狠狠骂道。
第二年,张让找了一个借口,把王允逮捕入狱,让他接受再教育。
“哈哈哈,敢和我斗,玩完了吧。”张让得意笑道。
但人算不如天算,王允牢饭还没吃几天,就出狱了,和上次不同,这次没有人救他,进去没多久,就遇到朝廷大赦天下,拍拍屁股出来后,重新上岗,还可以当刺史。
“老天爷还真有眼啊!”王允看着灿烂的阳光,心道。
“奶奶的,出来了吧,怎么出去的就怎么再进去吧。”张让并没就此罢休。
才过了十天,睚眦必报的张让派廷尉以“莫须有”的罪名将王允治罪,于是王允再度入狱。
“天哪,幸福怎么就像毛毛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我咋又回到老地方了啊?”王允极其郁闷。
张让的如意算盘是等王允把事情交代完,就拉出去砍头完事。
“别再渴望老天救你了,现在大赦已过,就是神仙也救不了你。”张让还是有点恨。
司徒杨赐素知王允的为人和品性,知道张让是有意想置王允于死地,为了替王允开罪,让他免受痛苦和屈辱,就托人告诉王允:“这都是你得罪张让惹的祸啊,不如先认个错,让他高兴高兴,争取个宽大处理,为自己留条活路。大丈夫能屈能伸,如果只一味好强,恐怕他不会放过你,请你仔细思量思量吧!”
但王允很执着,坚持原则不认错。
王允的手下也深感忧虑,想方设法营救王允。
有一名好斗气的下属去狱中探望王允时,痛哭流涕,劝王允向张让认错赔罪,求他网开一面,被王允怒斥拒绝。下属找来一杯酒,气愤地对王允说:“你既然如此保全自己,不如喝下这杯毒酒算了,又何必还在狱中受别人的折磨呢?”可是,出乎下属的意料,王允一把夺过酒杯,摔在地上,厉声说道:“我是堂堂天子的臣民,君王赐罪于我,我应当接受惩罚,按照王法在街头斩首示众,而且天下人都应以我为戒,不再违反法律,维护社会的安定,哪有私自吞喝毒药,以死逃避法律制裁的道理?你们不用再劝我了,我意已决!”
史书说王允是“投杯而起,出就槛车。既至廷尉,左右皆促其事,朝臣莫不叹息。”
可见王允连死都不怕,还怕什么?
不久,王允的案件被提审,王允的手下和朋友以及朝中许多官员都十分着急,想制止张让对王允的陷害。
大将军何进、太尉袁隗、司徒杨赐三巨头联名上书为王允求情说:“王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官尽忠尽诚,宽宏贤能,具有君子的风范和气节。过去晋悼公和先朝孝文皇帝能明辨是非,赦免大臣的罪行,陛下就不能仿效吗?如此王允受命于朝廷,诛讨逆贼,安抚良民,本应论功行赏,加官进爵;难道就因如此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就要定他死罪吗?陛下如此不公平地处罚他,恐怕有负众望,百官有所不服吧。”
别小看他们只有三个人,看似少数派,但都是举足轻重的实力派人物,因为他们代表的是一群人,何进是国舅有兵权,而袁隗是世家大族,杨赐是文人之首,所谓的门生故吏,谁敢惹?
看在这几个元老面子上,汉灵帝口气终于松动,可以免死,但牢照坐。
这年冬天,又逢朝廷大赦。由于张让始终从中作梗,王允仍不在赦免之列。何进、袁隗、杨赐等三大佬继续上书,要求赦免王允,等到第二年,王允才被免罪释放。
“奶奶的,鸡蛋碰不过石头啊。张让啊,哥不和你玩了,有点玩不起,那我改个名换个姓,离开洛阳行不?”王允跨出监狱,重获新生后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