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下午周岩和张远林交谈了很久,其中讨论得最多的便是国内编剧生存现况的问题。
大多数编剧在没有名气的时候,没日没夜的赶稿,然后低声下气的讨要稿费,甚至最后连署名都是问题。
很多本专业毕业的学生沦为了专业枪手,“半年写稿、半年讨薪”,这样形容完全不过分,著名编剧陈延也曾用一句话道出编剧的尴尬处境,“不要说导演和演员,编剧现在连一些技术人员都不如。”
作家有强势的作家协会撑腰,可是编剧呢?有什么,没有人为他们的权利保驾护航,没有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
三十年前国内电视行业刚起步的时候,都是先有剧本,才有项目,而如今的影视业多是制片方根据市场行情挑本子,原创剧本的编剧尚已经不及二十分之一。
剧本全都成了命题作文,编剧天马行空的原创并不一定受待见。“赌赢了,后面就一帆风顺;输了,等待你的就是极大的寂寞和无止境地妥协。”
还好周岩堵赢了,一部《你的名字》让他成功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也让他在编剧路上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但是这个行业还有更多默默无名的人在咬牙坚持着,周岩希望能够改变这种现状,不过他一个人孤掌难鸣,势单力薄无法做出什么实际意义上的改变。
但是导师张远林不一样,他是文艺界的大咖,德高望重的学者,并且还是文联的委员。周岩很想听听他的意见。
不过导师的话还是泼了周岩一瓢冷水,他告诉周岩,想要改变编剧的生存境况,仅仅是单方面提高编剧的地位是没有用的,真正需要改变的是这一整个产业的运作及结构。
而想要做出这样的改变,不要说周岩,就连他也无能为力,恐怕只有真正的上层建筑才能影响这一切。
或者说,当哪一天你的影响力像电子商务之祖马老师那样,拥有改变一个行业甚至是国家的能力时,那才比较现实。
听完张远林书记的一番话,周岩陷入沉思,现在的他太稚嫩了,想法也很天真,真正的改变,永远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潜移默化的,他只愿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默默的影响这个行业。
…………
演奏大厅里坐满了观众,这些大多数都是剧组临时找过来的学生,只是听说是师兄在这里拍摄,于是便兴冲冲跑来当免费的群众演员。
“cut!”摇臂摄影机在舞台前划过,周岩突然喊停。
“这里鼓风机再开大一点!还有谢妮,你的表演要狂放一点,这里你尊敬的长辈被人打入院了,送你的琴也被砸了,你要展现出自己!给所有人看!”
谢妮尴尬的愣在那儿,周岩坐下喝了口水,果然导演不是那么容易的,周岩不知不觉今晚已经无数次口干舌燥了。
那种自己想表达的东西没有被完美的呈现出来的感觉,只能用抓狂来形容吧。
等谢妮又酝酿了一下情绪,周岩示意再次开机,场记小跑上前打着场记板,一声清脆的声响后。
谢妮再次拉起小提琴,鼓风机马着最大的功率往舞台上送风,于是镜头里的谢妮闭着眼睛,一头瀑布般的长发肆意飘散飞舞,整个人显得自信闪耀而且气场十足。
“不错,就这样,别再板着脸了,表情要陶醉点……”周岩一边看着镜头一边低声说道。
终于这个场景在众人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周岩确认了镜头之后长舒一口气,对着周围人做了个ok的姿势,剧组的员工这才放松下来,虽然是第一次合作,但周岩的要求实在是很严格,一个没表达到位就要重拍。
这时周岩拿着话筒几步走上舞台,对着窸窸窣窣的观众们说道:“各位师弟师妹辛苦了,这么大晚上还陪我们在这里拍摄,作为学长我也有礼物送给大家,等会儿出去的时候可以在门口处领一本我新出版的《你的名字》小说,但是请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拥挤。”
本来是想着义务来看看稀奇的同学们立刻沸腾了,没想到学长这么大方竟然还有最新的作品赠送。
要说《你的名字》在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里影响力还真的可以,大多数人都曾掏钱前往电影院看过。
不过还是由于网上盗版视频的影响,《你的名字》在国内的票房最终止步于七亿元人民币,并没有刚上映时业界推测的十亿。
虽然如此,《你的名字》的周边产品倒是卖的很火,dvd销量也不错。周岩趁热打铁,与上次出版《鬼吹灯》的西江文艺出版社继续合作,推出了《你的名字》小说版。
这一次,首印便直接是三十万册,上市以来虽然不如《鬼吹灯》那样火爆,但是销量也还不错,受到了很多电影粉丝和文艺青年的追捧。
此时听到周岩要赠书,作走在为时代前沿的骄子大学生自然高兴,有人甚至隔空对周岩喊到:“学长!可以送个签名版吗?”
周岩哈哈一笑,拿起话筒回答道:“如果不是因为现在太晚,我倒是不介意现在马上来一场签售会,但是……”
周岩抬起手腕看了看表,说道:“现在已经十一点半了,我如果还不放你们回去,恐怕明天你们的老师就要杀过来了……”
周岩幽默的话语使整个大厅内笑成一片,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学生们井然有序领书退场。
这时周岩突然想起什么,说道:“对了,明天下午三点钟,我在文学院的汇报厅里有一个演讲,那时候大家要是没课的话,带着书过来,我一定给你们签完才走!”
周岩的承诺得到了学生们的热情的回应,甚至有个女孩在出大门的时候突然转过身来喊到:“学长,不见不散哟!”
等到他们全部退场完毕了,周岩这才放下话筒,对着团队里的众人拍拍手说道:“今天大家都做得很好,收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