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爷弓着腰,胡子眉毛都灰白了,笑的颇为和善:昨个晚上就闻到你家厨房香的不行,我寻思着以前都是你们当家的掌勺,没见过你做饭,没成想这包的包子还挺香。
宋瑜正好端了第三波包子出来,就听见李氏满口夸赞:这哪会这个,都是我儿媳妇做的,小姑娘家手艺灵巧,我家这么个情况大爷你也知道,这不三郎她媳妇懂事儿,寻思个营生也好过把铺子卖了,好歹这铺子也是老爷子留下来的。
还是你眼睛灵,给三郎娶了个好媳妇。
李氏当即被夸的眉开眼笑,宋瑜脸都红了,赶紧端着笸箩走过去。
娘,包子好了。
唉,好好,我来端着就好。
李氏接过笸箩,动作已经非常熟练,周大爷,要几个包子?
给我拿俩酱肉的,三个豆腐的。
好嘞。
宋瑜见人围了不少,想了想,就多说了一句:娘,锅里还能包二十来个,再就没了。
成,我知道了。
宋瑜进屋后,就有人围着李氏说:你家这媳妇我还是头一回见,长得可真俊。
这手艺也不错,反正我是捏不出来这包子,跟朵花儿似的。
能干,是个好孩子。
李氏乐呵呵的嘴角的笑容就没停下来过。
沈家食肆东边院子住的是周大爷,已经属于十八巷住宅区,没有铺面了,食肆西面住的就是赵婆子,也有一家店面,只是比起沈家食肆小了许多,寻常卖一些针头线脑,草纸蜡烛的,勉强算个小杂货店。
卖完了卖完了,都没了,唉,对不住了张大娘,明儿一定多准备些。
李氏笑着收拾了摊子,一回头就见赵婆子过来了。
赵婆子昨个儿没办成事儿,只当李氏对铺子有感情舍不得卖,但为了沈三郎的病,那铺子也早晚都会卖的,不成想,一早上起来就瞧见隔壁沈家食肆又开了起来,这她哪儿坐得住?
我说大妹子,你这不是要卖铺子吗,咋又支起摊子来了?
李氏就说:不卖铺子了,这铺子好歹是三郎他爷传下来的,还是要留着。
那三郎的病
李氏不好说动用了宋瑜的嫁妆,怕传到宋家耳朵里让宋瑜难做,就隐晦道:昨个儿去求了回春堂的大夫,人家医术好,心地善,就给赊了点儿药,三郎已经见好,没大碍了。这铺子闲着也是闲着,这不给三郎媳妇卖包子,瞅着也挺不错。
何止是不错啊,前面没看到,后面她可是亲眼见到这么多人都要买那大肉包子呢。
别说,闻着还挺好闻。
只是,赵婆子为难了,沈家食肆这铺子不卖了,沈洪越那边若是怪罪下来,会不会把那一百两银子还要回去?
赵婆子神色游移的回去了。
这会儿全部都收拾好,日头才渐高,蓉姐儿和耀哥儿已经起来了,自己穿好的衣服。
嫂子,我闻到包子香了,今天还吃包子吗?蓉姐儿一脸垂涎,昨天的酱肉包子太好吃了。
宋瑜:吃,给你们留了在锅里,先去洗脸洗手。
嫂子真好,我最喜欢吃包子了。
宋瑜但笑不语,孩子还是小。没体会过天天只能吃包子的悲伤。
把粥和包子端到桌子上,俩孩子就不用人伺候了,宋瑜还没忘记东厢的那位,也盛了一份端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