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在飞机厂没待多久,他还要去看看其他工厂的搬迁。看着李恪一行远去的身影,巴玉藻倒是没什么,不过这些学生则是有些好奇。
“巴教授,为什么怎么老见李主席这些人来,航空委员会的其他人难道就不关心飞机的研发、生产情况吗?”
现在巴玉藻除了是李恪旗下飞机公司的总工程师,也是武汉大学的一个客座教授,偶尔去讲讲航空工程的课。当然他当时还是航空研究所的副所长{所长是王助}。
巴玉藻看了一眼这些学生,耐心解释道,“现在整个政府支持民族工业发展的人不多,李主席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至于航空委员会,那些人除了勾心斗角,都是想着从国外采购飞机,赚回扣,来我们这儿干什么。
而且,这家公司是李主席私人创立的,外人管不到公司的事务。而且武汉大学从创立到现在发展这么快,都离不开李主席的大力支持。我说的支持除了政策,还有资金。
所以你们得珍惜这个机会。现在中国能对教育这么重视的,除了我们湖北,也就山西。你们要是知道北大、清华,经常连教师工资都发不起,你们就会明白,能在武汉大学读书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别辜负了学校,还有李主席的期望。”
每带一批学生,巴玉藻都会给他们灌输这样的理念,原因他自己都不知道。或许是李恪的所作所为,在此时有些污浊、混乱的国民政府里,算得上别具一格,也让不少人看到希望,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这些人都愿意追随的原因。
真以为金钱就能指挥他们,要是为了钱,他也不会回国。在美国,待遇肯定比现在还好。
他们回来是报效国家,不过看到国家的现状,有些失望。不过李恪却是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他们心里或许希望李恪能更进一步,去改变现在的种种弊端。不少跟随李恪的都有这样想法,不过这还仅仅是个想法。
听到眼前这位很有才华的巴教授如此称赞自己姐夫,黄彰任心里甚至燃起一丝自豪。虽然自己姐姐的身份有些尴尬,但想到姐夫对其还不错,加上姐夫的为人也让他钦佩,他心里对这个姐夫也更加认同。
。。。。。。。
汉阳,作为中国此时最大的工业重镇,此时没有了昔日的繁华。
虽然厂房都在,但却是冷清了很多,很多厂房门口都停着,各种车辆,马车、牛车、汽车都有。原因也很简单,这里的工厂都在开始搬迁。
李恪在湖北的威望非常高,说句不好听的,要是李恪跟中央的意见相左,湖北各界人士,大部分都会支持李恪。所以省政府下令建议把工厂搬离武汉的时候,很多人都表示支持。
搬迁的目的地也不尽相同,更多的则是选择较近的恩施、宜昌、荆州以及襄阳、勋阳等地,这些都是在省内,有着水路和铁路的便利,搬迁成本低点。
也有的搬得远,直接在成都、重庆等地。有生意头脑的,则是趁机在四川建立分公司,武汉的先不搬,等看看战争的进展情况。他们可以预料到,要是战争爆发,沿海的工业肯定遭受很大的打击,那些商家肯定损失很大,他们就可以趁机扩大市场。不过这种人只占少数。
但无一例外,他们都开始转移自己的财产。
也正是因为李恪在湖北的政令通行畅通无阻,所以在后面战争爆发后,湖北,特别是武汉地区的大量资产提前撤走。所以湖北的损失是所有被日军攻占过的省份中,损失最小的,也是恢复最快的。
相比于去飞机厂内视察一番,李恪在其他工厂待的时间就要少很多,有些根本就没去,毕竟一天时间视察完,不太现实,加上天已经黑了。
回武昌的时候,李恪让车在长江大桥旁边找了个地方停了下来,打开车窗看着不远处川流不息的长江大桥。由于资金有限,李恪只在武汉的长江上修了这么一座大桥,所以南北两岸很多都会从这座大桥上通过。
武汉长江大桥也因为其地位,成为武汉的一个重要标志,很多外地人来武汉,都会过来看看这座万里长江第一桥,看看这个奇迹。
“你今天怎么了?这座桥你也路过不少次了,怎么这会却专门停下来观看?”车上,旁边的黄淑仪对李恪的反常有些奇怪。
“没什么,突然有些伤感而已。这座大桥,也算是我的心血,虽然不是我亲自建造,但想到它有一天会毁掉,有些感触。”李恪幽幽道。
“毁掉?这么好的桥,为什么要毁掉?”黄淑仪不解。
“因为战争,不是毁于日军之手,就是毁于我手。”李恪淡淡道。
武汉长江大桥作为连接中国南北的重要大桥,日本肯定不会放弃炸掉这座大桥。而即便是没有毁于日军之手,要是放弃武汉,李恪肯定会选择炸掉这座桥,不能让它成为日军侵略中国的帮凶。
李恪现在突然明白前世,茅以升含泪炸掉钱塘江大桥的心情了。而且茅以升的感情肯定比他还感触很深,那是对方亲手建造的,有着很深的感情,炸掉无疑就相当于杀掉自己的孩子一般。
黄淑仪这才发现,身边的男人自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就开始变得多愁善感起来。
“难道就不能把日本人挡在湖北之外吗?”黄淑仪说道。
“这个我现在也不敢保证,后面看情况发展吧。旭东,开车。”李恪觉得自己最近状态有些不对,便不在这个过多逗留,以免更加伤感。
“是!”李旭东回答道,然后就对司机吩咐了一句,随后车子就开始出发,经过大桥,回到了武昌。
。。。。。。
“张处长,从今天开始,整个湖北的预备役士兵都得重新召回,不管是已经受训过的,还是正在受训的。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军事训练,必须保证在年底给我拿出合格的10万新兵。”
在例行的军事会议上,李恪直接点名张道宏这位湖北省的保安处长,预备役的事情现在是他在负责。
“10万新兵?”张道宏略微有些吃惊。
这个数字,可以组建八个现有的步兵师,虽然不说把湖北现有的部队扩充一倍,但却能扩充一半。而且这可不是没有经受过军事训练的士兵,只要稍加训练就是合格的新兵。
“怎么,有问题吗?”李恪神色严肃道。
“没问题!”张道宏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所处环境,站起来肯定地回答道。
10万新兵对于其他省份或许很难,但对于湖北省却是问题不大。实行了多年的预备役制度,让湖北的后备兵员十分充足,要是可以,李恪一口气都能再拉出10万军队。
现在整个中国,实行预备役制度的,只有湖北、浙江、四川三省,外加早年实行过,中间废弃,又重新实行的广东。这四个地方,无疑例外都是李恪待过的地方。
还有一个地方现在也正在实行,那就是湖南,因为陈诚觉得李恪的这个预备役制度比较不错,就推行了。不过因为刚刚推行,而且并没有全省实行,效果不明显。
另外四省,湖北实行的最完善,浙江其次,四川再次之,广东因为余汉谋当家,对于预备役制度不是很重视。不过四川却因为人口基数,后备兵员最雄厚,只是暂时人少点。
“这个事很重要,我必须保证,战端一起,能有足够的新兵补充损失。”李恪务必认真道。
“是!请主任放心,我一定做好这个工作,保证不给前线部队拖后腿。”张道宏双脚呈八字,军靴在地上不轻不重地撞击着地面,行着军礼,大声回答道。
“好。现在让孙参谋长,宣布一下军委会关于我们湖北部队的编制调整。”李恪对孙立人说道。
孙立人当即站起来,拿着一份文件,“委员长令,因日寇入侵迫在眉睫,湖北军队现编为两个集团军,番号分别为第3集团军和第4集团军。
其中第3集团军总司令由李恪担任,副总司令萧毅肃,下辖第2军、第17军、第43军、第67军;第4集团军总司令由周而成担任,副总司令万耀煌,下辖第9军、第10军、第25军。
第3集团军,在一月内开赴京沪地区,负责京沪地区防守之重任,第四集团军负责留守湖北,等候军委会下一步指示。”
听到这个命令,在场的人都很肃穆,虽然现在战争并没有全面爆发,但是国府已经在准备抗战了,京沪地区自然就是防守重点。
加上湖北的军队,此时全队共整编为24个集团军,其中四川、湖北军队整编为5个集团军。其中刘湘部队整编为第23集团军,邓锡侯部为22集团军,汤子模部为第17集团军。
汤子模第17集团军除了下辖本部第8军外,还有李兴广第44军、杨森部第20军。
“大家其实都已经猜到,我们要跟日本开战了。这不是以前的内战,而是国战,所以我希望大家都明白我们身上所担负的责任。军人的使命就是保家卫国,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就是需要大家付出的时候。
按照命令,第3集团军的各部,在一周内必须完成集结,然后开赴南京、上海等地。至于暂时没有接到开拔命令的第4集团军,暂时做好准备,等候命令,随时开拔。”李恪环视在场的众人,认真道。
“是!”
虽然现在全面抗战还没爆发,但北平的局势日益恶化,而平津地区就是国民政府的底线。要是日军大规模入侵平津,国民政府不得不宣布全面抗战。根据德国顾问的建议,要是战争爆发,应该主动把战场转移到淞沪地区,逼迫日军沿着长江进攻,削弱日军的优势。
所以在这个方案的推动下,南京政府已经开始从全国抽调精锐部队防守京沪地区。由于李恪的第2军属于精锐,南京方面自然得把这支部队调来,不可能让其在后方闲着。
今天的更新同样不确定什么时候更,要是不出门,就会早点,要是出门了就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