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刚一语震惊四方,各大战区的代表们纷纷将目光集中到他身上,而北部战区的副参谋长更是直接抛出了疑问:“志刚同志,眼下敌人攻击的重点明显是大庆和哈尔滨,但是你怎么会突然把焦点扯到锦州呢?”
张志刚答道:“首长,对于敌人有可能对锦州发动突袭这一点其实我也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是我记得齐格菲尔德还在我国流亡时,有一次我们偶然聊到了辽沈战役,他当时对**做出占领锦州的决定感到非常敬佩,还向我了解了许多关于这场战役的历史细节,而这一次德军入侵我国的战略构想既然是出自他的手笔,那么我相信他绝不会忽略掉锦州在整个东北的关键战略位置。”
北部战区副参谋长说:“如果你的判断成立的话,那么德军对锦州的攻击行动就将类似于朝鲜战争时的仁川登陆战,如果德军攻击得手,就能切断东北与关内的联系,甚至可以将我军在东北的所有部队一网打尽,但是这样做是要冒非常大的风险,首先锦州作为连接关内外的咽喉,一旦德军对它实施进攻,势必会遭受我北部战区和中部战区的两面夹击,即使侥幸打下了锦州,能不能守得住还是个问题,其次,辽东湾水域狭窄,水文条件也不适合大型潜艇进入,而且德军选择在此进行登陆作战,其侧翼还将直接暴露在我秦皇岛和葫芦岛的驻军炮火下,其成功的可能性非常渺茫。”
“我也不认为德军敢于冒这样的风险。”中部战区的一位将军接过了话题:“德军的攻击力虽然强大,但是能否在运动中突然占领锦州这样防御坚固的城市却还是个未知数,而且德军即便是通过突袭手段攻占了锦州,也还要看德军主力能否快速突破我军的各条防线,并与占领锦州的德军取得联系来形成最后的包围圈,而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德军的主力距离大庆和哈尔滨都还有很远的一段距离,更遑论千里*直逼锦州城下了。”
面对来自不同声音的质疑,张志刚耐心的回应道:“各位首长,我的判断确实有违常理,但是以我对齐格菲尔德的了解来看,越是那些看似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到最后却恰恰变成了现实,从纳粹德国突袭美国,到斯大林格勒的逆转,哪一次的结果不是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而且攻击锦州虽然风险巨大,但是一旦得手,却可以将我北部战区将近一百万兵力全部合围,这对纳粹德国的最高决策层可谓是极大的诱惑,如果我方再不加以戒备,一旦敌人铤而走险,我们可就被动了。”
又一位将军起身道:“刚才大家也都谈到了,敌人攻击锦州就算偷袭得手,很快也会面临我北部战区和中部战区的联合夹击,这就意味着敌突袭部队的规模不能过小,否则就难以坚守到德军主力兵团到来,但是规模过大的话,姑且不论突袭行动的隐秘性能否得到保障,光是兵力装备的运输这一块就是个大问题,不知道志刚同志在这个问题上是怎么考虑的?”
张志刚说:“我认为敌人的突袭不会只局限于海上,还有一种可能是大规模的空中突袭,毕竟敌人目前已经夺取了东北地区的制空权,而且通过以往的战役来看,德军的空中运输能力也非常强大,至少可以向作战地域一次性投送一个军的兵力,再者德军的运输飞碟都是垂直起降,对于复杂的野战环境有着非常强的适应能力,只要他们在锦州附近能够建立起巩固的桥头堡,那么后续部队就能源源不断的被运送到前线。”
与会者眼中渐渐都浮现出一丝忧虑的目光,尽管他们对于张志刚的判断还存在争议,但是大家同时也很清楚这一切并非是天方夜谭,一旦德军真的铤而走险,谁也说不准究竟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
由于前线局势持续吃紧,因此作战会议并没有对张志刚提出的假设做出最终的决断,但是总参谋长在布置完一系列作战任务后,又专门留下张志刚进行了仔细询问。
“志刚同志,你对于自己的判断究竟有多大把握?”
“首长,我不敢说百分之百,但是至少也有百分之七十的把握。”张志刚在面前摊开的东北地图上指向了锦州:“您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我东北驻军突然被敌人切断了后路,那么对于军心士气无疑将造成非常沉重的打击,更致命的是东北驻军从此将无法从关内获得支援,一旦粮食弹药补充不上,成建制的大部队将很难坚持长期作战,这对于当前的抗战而言可是非常致命的。”
总参谋长沉思良久后,道:“我也认为你的判断不是没有道理,但是从各方面收集到的情报来看,目前还找不到任何关于德军有可能长途奔袭锦州的蛛丝马迹,如果我们将宝贵的兵力都用于锦州的防御,但是却并没有遇上预测中的突袭,那么就有可能导致前线用于机动防御的兵力不足,这同样会造成战局的被动啊。”
“首长,我还是坚持自己的判断,因为德军很清楚如果在东北可以歼灭我军大批有生力量,那么必将减轻他们进攻北京时的阻力,而只有占领锦州才能实现将我军包围在东北就地歼灭的目的,因此我认为锦州方向必须加强防御,否则危机一旦降临,我们便悔之晚矣了!”
“好吧。”总参谋长点了点头,“我会把你的建议立即向上级进行汇报,这几天你就暂时留在北京,随时听候命令。”
……
北部战区副参谋长回到了锦州,向司令员汇报了作战会议的详细内容。末了他还特意提到了张志刚的判断:“司令员同志,张志刚坚持认为锦州有可能成为德军下一步的进攻方向,因此他向总参谋部建议加强锦州的防御,但是他的建议受到了不少人的质疑,为了慎重起见,总参谋部要进行研究后再下达命令,不过,总参谋长还是提醒我们要加强锦州的防御,避免发生意外。”
北部战区司令眉头紧锁,对满洲里方向发起的反击已经进入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反击部队的前锋距离满洲里只有不到80公里,似乎再加一把劲就能冲进这座城市,然而法西斯德军近日来不断地将新锐兵力投入战场,同时纳粹空军持续不断的空袭也大大削弱了解放军反击部队的进攻能力,再加上德寇B集团军群连日来也不断加强攻势,一路逼近包头、呼和浩特,一路直扑赤峰和通辽,这几座城市要是丢了,德军就能进逼热河,威胁北京,或是直驱葫芦岛,威胁锦州侧后。由于他手头的兵力早已捉襟见肘,如果此时再抽调出一支部队专门用于锦州防御,势必就难以顾及其他方向上的求援。
战区参谋长看出了司令员的苦恼,于是便试探着问:“司令员同志,是不是立刻向总参谋部发报,请求他们对我战区实施增援。”
战区司令摇了摇头:“眼下距离我们最近的中部战区承担着战略反击的重要任务,又要随时提防敌人扑向北京,因此很难抽调出兵力增援我们,而东部战区不但要监视日本和台湾的动向,还要随时提防德军在东南沿海登陆,南部战区目前既要保障大后方的安全,又是军委的预备队,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轻易出动,所以就算有再多的困难,我们还是应该想办法自己来解决。”
战区参谋长说:“但是我们战区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敌人有超过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力量都被投放在了我们这一侧,这些事情上级首长们也都很清楚啊……”
“我说老伙计啊,这谁家还没熬过几天苦日子?”战区政委在一旁插言道:“眼下不光是咱们战区有困难,其它战区的压力也不小,要是都向总部伸手,一下子也喂不饱这么多张嘴啊。”
“政委说得对。”北部战区司令员颔首道:“咱们面临的困难是不少,但是总能找到办法解决,而且咱们这边多吃点苦,其实也是帮其他的兄弟战区减轻压力,这样他们才能在日后的战略反击前做好充足的准备。”
战区参谋长说:“司令员,政委,你们说的道理我也明白,但是眼下我们手头的兵力的确不足,而且咱们战区到处都在请求增援,这锦州还要提防敌人的突袭,我确实有些发愁啊。”
“我看这样好了。”北部战区司令员说:“目前战区正在和地方政府一起组织群众向后方转移,但是有不少适龄青年不愿意离开家乡,要求参军报国,我们不妨把他们组织起来,在锦州一边训练,一边进行防御准备,这样的话,我们就能将正在锦州附近整训的预备役部队用于其他方向的增援,你们看怎么样?”
“好主意,我赞成。”战区政委率先点了头。
战区参谋长沉吟道:“这主意倒是不错,但是这些适龄青年大多是九零后甚至零零后,有很多人又是独生子女,以前也没有接受过长期的军事训练,所以我很担心他们能不能扛得住在战场上的压力。”
战区政委说:“这次战争爆发前,我特意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调研,在我和他们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些孩子们也一直渴望用实际行动来打消外界长期以来对他们的一些质疑,比如说害怕吃苦、不懂人情世故、受不了挫折等等,所以他们既然有参军报国的热情,我们也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而且越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越是能磨练出他们百折不挠的意志。”
战区政委的话没有错,因为在不久后围绕锦州发生的一场血战中,正是这些年轻的士兵们用血肉之躯留下了一幕不屈不挠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