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战役讨论课结束了,岳子雄还是觉得意犹未尽,吃完晚饭,他来到学校的图书馆,想再多查些资料,看自己先打砥平里的想法到底对不对。(飨)$(cun)$(小)$(说)$(網)免费提供阅读图书馆战役方面的资料还是很齐全的,岳子雄抱着一大摞资料看了起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岳子雄觉得有些累了,他抬起头,揉了揉眼睛,却发现曾群正站在自己面前。岳子雄忙起来:“主任!”
曾群摆手让他坐下:“别那么多礼。这不是在课堂。在研究砥平里?”
岳子雄点头:“是的!我总觉得砥平里是战役的拐点。”
曾群笑了:“拐不拐点的都过去了。无论是先打还是后打,都有自己的理由。你不能拿你现在的状态去考虑当时指挥员的决心。事后诸葛亮谁都能当。我总在想,为什么李奇微会下决心死守砥平里呢?按美军的机动和后勤能力来说,同我们打,用不着争夺这么一个地方的。看看他放弃汉城的决心!哪怕是韩国总统出面他都不改变主意。却对砥平里下了这么大的本钱。”
岳子雄还没考虑到这个问题:“从战略的角度考虑呢?”
曾群摇了摇头:“这是一场不对称的战斗。李奇微一上任就摸到了我们的命门。他撤军总是一口气撤到距离我军急行军一夜的路程,等到我们筋疲力尽地赶到目的地,却正好在他重炮范围之内而看不见他。这说明此人狡猾和善于动脑筋。而砥平里却完全是一场硬碰硬的战斗,这和他的战术不符合。是为什么呢?”
曾群看着岳子雄在沉思的样子,哑然失笑:“这也是一场不对称的思考。我们军队研究战史,也只把砥平里看做是我军由顺利进入困难的转折点。似乎都忘记了一点,哪怕是不起眼的一点。”
岳子雄立刻集中了精神:“主任,你觉得是哪一点?”
曾群沉默了一会:“我是参加抗美援朝的老兵了,在砥平里战役前,我参加了一次和美军的遭遇战。我一直在想,是不是这场遭遇战让李奇微发现了我军攻坚不强的弱点,所以决心在砥平里打一场防守战,彻底摸清我军的软肋呢?”
“遭遇战?”岳子雄问:“什么规模的遭遇战?”
曾群坐在那里,眼睛望着窗外,心绪似乎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缓缓地说:“当时,我们要打砥平里,美军要守住砥平里就必须增援,于是,美军2师23团在向砥平里推进,在一个叫双隧道的地方,与志愿军42军125师发生了战斗。”
岳子雄从曾群说话的语气猜出这场战斗绝对不一般,他支起耳朵,仔细地听着,生怕漏掉了一句话。
曾群继续说:“我当时就在125师,已经是排长了。在和美23团交手之前,在双隧道其实已经发生了2次的规模都相对较小的战斗。”
曾群在桌子上用手画着:“双隧道的地形很符合朝鲜山地的特点,是原州铁路上的两个隧洞,分别穿越两道相距不远的南北向的山脊。这两道山脊东西间隔不到500米,在隧道以北不远处交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马蹄型。山脊中间的谷地,南北走向大约一千米,两道山脊一般高出谷地不过100米左右,但是有几个相对高些的制高点。它们位于砥平里东南大约3英里,从战略上来说,双隧道地区,是从由南向北进入砥平里的一个要冲。”
曾群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那一天,美2师23团的一个侦察小队,在双隧道地区与我们志愿军发生了短暂的战斗。第二天,可能是为了进一步摸清我们的情况,23团派出了相对更大规模的巡逻侦察部队,一共有4名军官,56个士兵。他们乘坐两辆十轮卡车和9辆吉普,从15英里外的文幕里出发,向双隧道地区前进。大约中午时分,他们通过谷地接近了双隧道。我们志愿军的先头部队早就等在那里了。在美军停下来准备吃午饭的时候,我们的迫击炮突然落在他们的头顶。美军官兵们立刻调转车头,准备逃跑,我们的迫击炮弹准确地击中了车队最后面的吉普,使前面的车辆无法后退。”
“打得不错呀。”
曾群摆摆手:“美军官兵们放弃了车辆,扛起可以携带的武器,向附近的一个无名高地跑去,在我军的射击之下,只有大概40个人跑上了山顶。他们在山顶上组成一个防线,靠带来的BAR,火箭筒,M1步枪,打退了我军多次冲击。这时,武器的差距就看出来了,很多次,我军离山顶已经近在咫尺,但是还没有能冲进美军的阵地。午夜过后,美23团的一个连赶来支援,即将被消灭的美军巡逻队在援军的接应下得以逃脱。这时候,这只60人的巡逻队的里面,只剩下12人。如果不是援军的到来,整个巡逻队恐怕就被消灭了。这次战斗侦察,使美十军指挥官阿蒙德得到了双隧道地区附近有志愿军大部队存在的情报。这对于即将发生的砥平里战役来说,是个重大的军情。”
岳子雄盯着曾群,不想漏掉一句话。
曾群说:“这位不被人喜欢,善于冒险甚至有些鲁莽的指挥官下令,佛瑞曼上校的23团立即向双隧道地区推进,肃清那里的志愿军。佛瑞曼虽然不情愿,但是仍然要执行命令。于是,他集结了美23团第3营,刚刚配属给他的法国营,外加团指挥所,团迫击炮连,坦克连,团医药连,以及配属给他的37战地炮兵营和一个高射炮兵连,包括M-16quad-50自行高射机枪,M-19dual-40自行高射机炮,总数接近大约全团的一半左右的兵力,在两天后的清晨,向双隧道地区进发。在距离双隧道大约三英里的地方,佛瑞曼留下了37战地炮兵营,以便他们可以向双隧道进行火力支援。因为兵力不足,他只有让炮兵营的司机们担任炮兵的警戒部队。佛瑞曼所部赶到双隧道地区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佛瑞曼一眼看到了山岭最南边的最高点431高地的战术价值,立即派法国营的一个连加以占领。然后以谷地为中心,展开了自己的兵力:西边和东边的山脊以及谷地向南的出口处的阵地,都部署了兵力;重武器连,部署在他们部队之间的空隙上。坦克连,自行高炮,摆在向北通向砥平里的公路上。这样部署下来,佛瑞曼身边只剩下团迫击炮连,指挥部,连预备队都没有。佛瑞曼认定我军在当晚将发起攻击,严令各部挖好工事,做好战斗准备。我军的攻击却迟迟没有发生。两方都在做准备,我们想积蓄力量,一口气把敌人吃掉。一直到第二天凌晨4点30,从砥平里附近连夜赶来的我志愿军才在号音的指引下,向美军阵地发起了冲击。最先投入攻击的部队是最先赶到的是我所在的志愿军125师374团,我们沿24号公路由北向南攻击。其时大雾弥漫,能见度极差,直到差不多面对面的时候,美军部署在最前沿的一辆谢尔曼坦克和一辆M16自行高射机枪才发现我们。美军坦克和高射机枪开始向还保持着行军队形的我军射击,我们很快用火箭筒击伤了美军坦克和M16,美军坦克和自行机枪不得不掉头撤出。”
曾群努力地回忆着:“我们当时想到的是这股敌人力量不强,如果能吃掉他们,砥平里的守军就没有了援军,可能就不战自退了。于是,集中力量猛攻。一度占领了法军的阵地,但却没能坚守住。一直打到天亮,谷地南部法军的重火器连的阵地被我们占领,法国人知道这里一旦被突破,打击将是毁灭性的。孤注一掷,集中了营部剩下的工兵人员,再抽调了4连的一个排,在友邻美军的无后坐力炮支援下反击,双方反复争夺,最终迫使我军后退。”
曾群叹息着摇头:“可惜,要是我们能守住,结局会完全不一样。双隧道各个阵地已经被我们打烂了,敌人顾此失彼,无法形成有效地支援,只能靠武器优势硬扛。虽然是白天,但战场上却是乌云密布,美军战机无法对地面进行支援,使美法军战场上的情况更加危急。上午10点左右,我们同时向美军北边和东边以及西南方向的法军阵地发起冲锋。在东边的进攻已经占领了一处美军阵地,使得美军两个连之间暴露出一个大约400米宽的间隙。我们把机枪架到那里,直接可以向美军团部射击。佛瑞曼上校立即命令部下组织力量反击,并调动40mm自行高炮前往支援。美军司机,电话接线兵,卫生兵都扛起弹药箱子运送弹药,这样才暂时阻止了我们的攻势。美军的一个连有一个排的阵地上只剩下18个人,阵地岌岌可危。双隧道周围的高地上的激烈争夺一直持续到下午,美军、法军虽然弹药消耗很大,阵地上险象环生,但他们依然控制着主要阵地。我军虽然在多处突入美法军防御圈,却无法进一步巩固立脚点,仍然没能给美军法军防线以致命的一击。下午二时,法国人防守的西向山脊的最高点上,再次出现了险情,阵地被我军占领,法军的连长已经开始组织士兵向后撤退。佛瑞曼得到消息后气愤至急,严令法军夺回失去的阵地。美军集中所有可以集中的火力,包括坦克炮,高射机炮,高射机枪,重迫击炮,以及37炮兵营3英里外的105mm榴弹炮,一起向山头上的我军军猛烈射击。被赶下山坡的法军,在山脚下重整队伍,全部上好刺刀,象疯子一样向山顶冲去。我们措手不及,在炮火和地面冲击的双重打击下,不得不放弃已经占领的阵地。下午三时左右,防守东隧道顶的美军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他们弹药将尽,人员疲劳,阵地接近崩溃。随军行动的美2师副师长斯托德已经绝望,告诉他身边的空军联络员说,只要再过20分钟,隧道顶的士兵就会都被消灭。20分钟对于我们是那样的漫长,但胜利已经露出了曙光。可是,就在这时,一直满天乌云的天空中出现了一条蓝色的缝隙,美国海军陆战队的F4U从云缝中出现。它们用火箭,集束炸弹和.50机枪猛烈地攻击在美军阵地前方正在准备总攻的我军集群。”
曾群沉默了一会,才缓缓地说:“可惜!我们没有防空火力,在敌人空中的打击下,完全没有还手之力,在美军飞机的反复轰炸和射击下,同样精疲力竭的我军无力再战,开始从各个方向撤出了战斗,美军坦克和自行高炮进行了短暂的追击。到天黑时分,双隧道战斗结束。整个战斗持续了12个小时。美23团以伤亡225人的代价,顶住了我们125师一个师的连续攻击。双隧道战斗结束两天后,23团推进至砥平里,朝鲜战争中至关重要的一次关键战斗的序幕拉开了。我总在想,要是在双隧道把23团打残了,砥平里肯定会是另一种结局。可惜,我们没能做到这一点。曾经有无数个机会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也几乎把握住了,但却又让它溜走了。不是我们不想,而是我们不能。力不从心呀!”
曾群说不下去了,坐在那里。岳子雄此时才舒了一口气,惊心动魄的往事让他连大气都不敢喘,良久,才说:“主任,我们的战法有问题吗?”
曾群说:“在那个时间点,来不及想什么战法了。”
两个人都陷入了沉默。好一会曾群才说:“小岳,从双隧道和砥坪里这两场战斗你发现出了什么规律没有?”
岳子雄说:“双隧道是遭遇战,砥坪里是围歼站,我军兵力都占优势,遗憾的是装备不足,攻坚战力量不行,最后功亏一篑。”
曾群说:“你抓住了一点——我军兵力占优。敌人敢打两次兵力不占优的仗只能说明他们在极短的时间内找到了我军的弱点。双隧道很仓促,来不及总结,所以要在砥坪里验证。在砥坪里得到了他们想要的结果,所以在日后的战斗中,给我们造成了极大的麻烦。但我们真的就没一点取胜的机会吗?”
岳子雄脑子灵光一闪:“主任,我军也打过以少胜多的仗,但在朝鲜战场,敌我态势变了,不能依葫芦画瓢,战法必须改变。”
“怎么改变?”
“突击!”
“突击?”
岳子雄点头:“暑假里我看过几篇军事报道,里面讲到了突击队的用。就是以小股的作战部队去袭击敌人,取得大的战果。”
曾群说:“在朝鲜战场我们也用过侦察部队,取得过战果,但真用在这样的攻坚战场上,能行吗?”
岳子雄说:“小股的侦察部队其实目的并不明确,主要是以侦察敌人的兵力部署为主,目的达到就算完成任务,而且是在敌人很慌乱的情况打的出其不意。我想,要在双隧道这样的战役里,派出精兵只插敌人腹心,这样,已成惊弓之鸟的敌人必然会引起极大的慌乱,牵一发而动全身,战机就出现了;打砥坪里也是这样,敌人已经成了无后援的部队,所依赖的就是空中支援,我们则可以放手打击,要是当时有突击部队杀入腹心,再施以攻心战,结果肯定不一样。”
岳子雄在桌子上摆出阵势,说得条条有理。
曾群听完,赞许地说:“纸上谈兵都是自己占优势,等到战例实际操作时,看你的突击理论如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