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拉温殿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女神不应有恨 > 第二百零三章 暗算三题宾喧主

第二百零三章 暗算三题宾喧主(1 / 1)

王勃的序写得好,诗也不赖: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自流。

王勃走后,众人欣赏他的诗,阎伯屿想再夸几句以掩饰自己尴尬,结果细看之下,发现了不对:这诗最后一句少了一个字。

阎伯屿派人去追王勃,结果王勃的随从说,王勃已经交代了,一字千金,有钱看,没钱滚。

阎伯屿这个气啊,但是他是地主,这宴会是他举办的,王勃这序并诗写得这般好,注定是要名传千古的,到时候人家问:“这诗怎么少一个字啊?”别人不会说是王勃的疏漏,会说他阎伯屿吝啬千金。

阎伯屿只好吃下这个哑巴亏,派人送了千金给王勃。王勃见了钱,相当惊讶,解释说那里没有缺字,本来就是个“空”。在场众人感叹王勃机巧的同时,却不知道王勃本人心里也苦。

说到这里就需要解释一下“千金”这个词。千金这个词原本是南北朝一个叫谢庄的人,夸赞他家儿子的。在此后千年以降,这个词也一直是用来形容出类拔萃的少年男子的。

一直到元明两朝,戏曲、话本盛行,千金这个词才开始特指官宦人家的小姐。

但王勃可以文不加点写一篇《滕王阁序》,或许还说明不了他穿越者的身份的话,接下来的事情就很暴露了。

阎伯屿并没有儿子,只有一女,女婿就是刚刚被王勃狠狠打脸的高富帅吴子章。王勃对阎伯屿说要用“千金”来换,在阎伯屿眼里,他没有儿子,女婿算半个儿子,至多算五百两。那王勃说的就只能是真金白银了。

但对王勃来说,那真是别说千金了,“万钟于我何加焉”!他分明是说“你想要知道缺了什么字,就让你家女儿来问我。”

王勃在滕王阁一整套装B打脸的套路,全是冲着吴子章去的,说到底都是为了阎家小姐。

他一个穿越者,所处时代未知,但肯定是元明之后,所见所闻,“千金”都是指大家闺秀,哪里知道唐朝的时候会是指男的呢?他根本不知道“千金”在这个时代不指女儿,才闹出了差错。

无论是他那随从,还是阎伯屿,或者在场的其他人,都理解不了他的意思。见他接钱时的惊讶模样,都以为他是作伪,哪知道他是真惊讶:他作为穿越者,见惯了后世为了房子票子卖女儿的,哪里想得到阎伯屿宁肯真的给他千金,也不让他家“千金”来见他一面?

王勃从这千金中自以为领悟了阎伯屿的坚决,就没有再纠缠,独自离去了。或许直到他离开大唐,穿越到其他世界,也不知道当初是何等的阴差阳错。

所以说,说话做事要脚踏实地,踏踏实实。一知半解和故弄玄虚,关键时刻很容易掉链子。

吴伟业当然猜不到王勃是个穿越者,他还没有那么大脑洞。

但他从滕王阁旧事中,领悟了不少东西。

他心里就想着,到时候第一题肯定是简单的。第二题的难度,就算难得住柳如是,应当也难不住其他请来共同作见证的,没有扬名的余地。重点就在可以无限难的第三题上。

如果到时候其他人都卡在第三题上,就是他吴大才子出马喧宾夺主,学王勃千古留名的时候了。

这样想着,吴伟业心中就把题目的难度定下了,第二题不要很难,至少要柳如是能通过,才有卡在第三题的机会。

花雪说完了《柳如是的故事改编版》,就见到吴伟业微笑沉思,他一脑袋莫名其妙,答应就答应,不答应就不答应,这笑眯眯的什么意思?

花雪连唤了几声吴兄,才唤醒了白日梦中的吴伟业。

吴伟业就道:“我在想,到时候怎样跟另两人商量一下,控制一下第二题的难度,至少让柳姑娘把第二题也过了吧!”

花雪都差点儿愣住了:这吴伟业也太热心了吧?从来不知道他是这么急公好义的人啊?这不是批着吴伟业的皮的陈子龙吧?因为旧情难忘所以肯出力?额,难道吴伟业和柳如是还有什么不得不说的故事?没听说过啊?

“吴兄还认识柳姑娘?”他当然没说结拜的事情。

吴伟业愣了愣,怎么这么问?

却还是答道:“自然没有。你也说了,柳姑娘是五年前拜的师,而我不在苏州,已有六年。”

花雪一想也是。他看过吴伟业资料:崇祯四年的榜眼,之后回家娶亲,再往后一直都在翰林院,唯一的出京,是去湖广主持乡试,就算到苏州探过亲,那时候柳如是也已经躲去松江,不在苏州了。

这么一想,两人还真没有什么交际,至于硬要说吴伟业和柳如是小时候认识,以吴伟业的眼光,未必看得上小时候的柳如是,那时候她还是只丑小鸭。

花雪虽然莫名其妙,但既然吴伟业对于这件事上心,花雪当然乐见如此。口头上对于吴伟业表达了感谢,心中寻思着得想想该怎样实质性的感谢下吴伟业了。关键是送钱送物都不合适,花雪心中记下,有空再好好想想。

柳如是的事情搞定了,卞家姐妹的事情要傍晚找陈洪谧说,剩下的就是白氏的信了。

花雪这些日子已经基本把《农书》水利部分整理得差不多了,吴伟业也都另抄了两份。花雪取来第一卷的吴伟业抄本,喊了松江跑了两个来回的那位衙役。

问清楚来回需要四天时间,花雪便打定主意再找陈洪谧要三个跑腿的。

征求了那衙役的意见,确认去松江对他已经轻车熟路,不是苦差事,便把抄本并信给了他,让他再跑一趟。银子当然不会少了他,名目立的也巧,当然不会说是送私信的,而是加深两组人之间的沟通,请他们鉴定每日里的进度有没有糊弄。

既然是沟通,自然是相互的,所以每日去信,自然对方也要每日回信。至于传递公文之时,顺便捎点儿私信,那又不占地方,只是顺便而已。

最新小说: 朕不想当皇帝了主攻忠犬受 许你一世深情 大夏国秦云萧淑妃 视频通万朝:开局剪辑千古一帝 谋定三国 重生乌克兰1990崛起 岳麓书院浪漫史 疯狂大地主 林神医林阳与苏颜 门阀赘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