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联的劳动技能大赛整整持续了三天才结束。这三天的参观让一些中国人看到了中国工业、商业的未来。他们决定在西联进行投资。通过询问他们得知如果他们想要在西联进行投资,那么他们就必须遵守《投资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在他们守法的基础上西联将会对他们的投资的相关产业进行保护。通过早已与西联有过商业合作的人的劝说,一些举家搬迁到西联居住的大富大贵之家决定在西联进行投资,这些新的投资人因为各方面的限制大多采取了多人合作的方式进行投资。为了保险起见他们的投资都放在了能在短期内产生经济效益的轻工业,比如说火柴厂、纺织厂等技术含量不高的工厂上。可是他们信心满满的投资差点就打了水漂。
在他们眼中这些工厂是不需要什么太高的技术含量的,只要有投资有销路就有收获。可是实际的情况是他们最初生产出来的产品几乎无人问津。为了让搞明白情况,他们派出人进行了市场调查。结果他们发现他们的产品只能算是西联标准的四级货物,只有那些很贫穷的人才会购买。在西联境内穷人还是有的,可是这些穷人的生活状况与东国党统治区的富农的的生活状况基本相当。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产品还能在西联境内卖得出去那才叫怪了。无奈之下这些人找到了西联的相关部门要求他们想想办法。得知他们工厂现状的西联相关部门决定帮助他们对他们的工厂进行改造,是他们的产品能达到西联标准三*级产品的品级。西联相关部门的想法好是好,可是他们还是委婉谢绝了。不为别的,就两字——差钱。投资设厂已经花去了他们手中很大一部分钱了。现在还要他们出钱,那不是要他们的命吗?
了解到实际情况的西联相关部门决定帮助他们向银行申请无息贷款,帮助他们就快的发展起来。至于无息贷款的归还很简单,用他们的产品来偿还。西联将会把他们的产品卖到新由西联军光复的国土上。这样一来双方就可以实现共赢了。一方得到了技术,一方得到了相对短缺的轻工业产品。没多想这些人就和西联相关部门签署了协议。
这些和西联进行合作的非西联籍商人在未来都成为了西联的坚定拥护者。不为别的,就为他们在西联的经商行为并不会受到来自西联官方的非正常影响。这些商人在东国党统治区时经常受到东国党政府的刁难,有些商人的好友更是因此连命都没了。而在西联只要他们遵守西联的法律,他们就绝不会受到西联官方的刁难.即使受到刁难他们也敢上诉,而上诉的结果往往也是以他们的胜利告终。
在劳动技能大赛上看到这么多中高级技工,东国党和工农党的代表都下意识地认为这些技工都是西联从西联治下所有的工厂里紧急召集起来凑数的。他们有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因为无论是在东国党统治区,还是在工农党统治区都没有出现数量如此之多的中高技工。由此东国党和工农党的代表得出这样的结论也不足为奇了。
在劳动技能大赛结束后通过在西联安插的自己人,东国党和工农党的高层都知道了他们派出去的代表的想法完全是大错特错,那些工人不是西联从西联治下所有的工厂里紧急召集起来的,而是从广东一地召集起来的。
上千人的中高级技工还只是在西联控制下十一年的广东一地召集起来的,那么可以想象在西联治下的其他地区还有多少技工没有被外界知道。
这些技工所产生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打个比方吧,如果说一名中级技工要花费一个小时才能完成他的任务,那么同样的生产任务一名高级技工可能只要半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了。这就是中高级技工在能力上区别。更何况这还只是一部分。
西联有这么多中高级技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二十多年的漫长发展才有的。与西南同时代的军阀都没有认真的想过通过发展工商来巩固、提升自己的实力。为了获取所需军费他们通过横征暴敛的手段对老百姓进行敲骨吸髓的压榨。为此一些百姓不得不远走他乡,一些幸运的人来到了西联。他们或进入工厂当工人,或进入西联开办的农场当农民。总之这些人都得到了西联的妥善安置。
这场劳动技能大赛也让英法美日苏五国吃惊不已。在一直被认为是贫穷的没有丝毫工业基础的中国陡然间出现了这么多的中高级技工,这对五国的影响不亚于一场大地震。唯一没有太多震惊的国家只有与西联关系密切的德国。可是即使是德国看到的也只是表面。比如说德国通过与西联一起训练的五千军队知道了西联拥有先进的坦克、装甲车、作战飞机、自动步枪等武器装备。出于全球战略的考虑西联有偿将那些技术含量不高的武器装备连货带技都卖给了德国,这其中就包括三一式杠半自动步枪,29式15毫米反器材狙击步枪,暴雨壹型通用机枪及其衍生型暴雨贰型通用机枪。得到这些武器的德国*军方,进行了一次秘密演习。演习的最终结果显示装备了上述轻武器装备的十万军队绝对能打败没有装备上述装备的三十万军队,只不过是弹药消耗多了点而已。到了一九三六年德国已经有三十万部队装备了上述装备,占德国当时陆军总数的一半。
西联劳动技能大赛的情况被来到西联的各方代表原封不动地传回了自己老大那儿。得到相关情况的各方都不约而同地开始正视起西联来。其中日本和苏联对西联的重视程度是所有势力中最高的。日本是因为正在进行的中日战争。苏联是因为沙俄流亡政府在西联和对西联出兵收复沙俄时期被占的原属中国领土的恐惧。
“大老板,这次劳动技能大赛我们的收获可不是一般的大。一些商人当场就决定在西联投资设厂,现在相关部门正在与他们商量。”西联商业部部长刘昌明笑得眼睛差点都看不见了。
“老刘,你有必要这么高兴吗?丑话我可说在前头,那些高耗能、高污染、高成本低产出的产业可是被禁止的。我可不想以后生活在满是工业废气的国度里。”李斌对于后世中国的空气质量是深有感触的。在没有遭到工业污染的乡村里的空气呼吸起来绝对要比遭到工业污染的城市里的空好。
“大老板,这你就放心了好了。毕竟我们也不想生活在满是工业废气的国度里。”
“希望如此吧。你们商业部一定要注意处理好这些在西联投资设厂的商人的问题。我可不想到时候闹出什么不必要的事儿来。”李斌给刘昌明提了个醒。
“部队所需的弹药、油料已经运输到前线了吗?”李斌问向西联运输部部长宋健哲。
“说实话没有完全运到。一方面是因为所要运送的弹药、油料数量太大,一方面是因为交通运输条件的限制。虽然工兵部队在日夜不停地修改建道路,可是还是赶不上需要。”宋建哲说出了运输的困难。
听了宋建哲的话李斌哪儿还不明白,宋建哲这是在要人要物。“我向你保证最迟不超过一周就有一万人的专业工程人员来帮你修筑道路。我希望有了这一万人的帮助,你能在光复江北国土的作战发起前将部队所需的东西运到。不然你就去体验一下修路的乐趣吧。”
“大老板你放心只要你真将这一万人的专业工程人员派来,并且保证修路所需的材料不会中断。那我就敢保证部队所需的一切物资一定能在作战发起前全部到达。”宋建哲可不是在乱保证。他可是知道的那一万人的专业工程人员的实力。原本预计要花费二十年才能建成的兰新线及其支线,只花了十五年就建成了(注一)。参与兰新线建设的人中就有一批直属西联国防部的工程队。他们专门负责在那些难以修建铁路的地方修建铁路。有这么一批能人帮忙宋建哲能不拍着胸脯保证吗?
事实证明宋建哲在作战开始前还真的做到了。在预定的弹药油料到达后西联军马上开始了攻击。而此时的日军还认为西联一定会再多等几个月才回发起进攻的。西联的再次进攻肯定也在一九三八年开出后才回发动,哪儿想到西联居然在一九三八年一月就发起了进攻。难道西联不想过好一个年吗?
日军这就是在冤枉西联了。包括蒋方震、蔡锷、张孝准三人在内的西联军高层都反对在大战后不久出兵。可是李斌却坚决要求出兵。李斌的理由很简单,打日本人一个措手不及。李斌认为在所有人都认为西联不会出兵的情况下,西联出其不意地出兵肯定会让日军反应不及。只要突破长江防线西联的装甲部队就可以在长城以南长江以北的地区尽情驰骋,日本人想拦都拦不住。最后蔡锷三人同意了李斌出兵的提议。在具体的计划上蒋方震领导的西联参谋部很是死去了很多的脑细胞。这次作战结束后心里感到不好受的李斌主动让参谋部的人很是好好地休息了一翻。当然李斌也出血了,大量的茶叶、养生酒被李斌含着眼泪送了出去。
注一:1952年10月1日,兰新铁路在兰州破土动工,于1958年12月铺轨越过甘、新交界的红柳河,从此结束了新疆没有铁路的历史。兰新铁路在新疆境内共有978公里,是一条直线进入新疆。1971年12月,南疆铁路吐鲁番至库尔勒段开始修建,于1984年8月正式投入运营。1985年5月,自乌西站引出至中哈边境口岸阿拉山口站的北疆铁路动工修建,于1990年9月全线通车。也就是说兰新线、北疆铁路、南疆铁路,这三条铁路自从1952年开始建设直到1994年全部建成,只算各段建成所需时间就有近二十四年。最后将这时空的兰新线等三条铁路设定在二十年内建成也是仔细考虑过的。在十五年内建成是因为主角有作弊器。
昨天回来得晚了,写的也不尽人意所以没有更新,还请见谅。